26/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從小吃大:動口動手

飲飲食食是大學問,學問得有地方裝載,所以自言愛好飲食者除了以一己胃納盛載天下美味,也得多讀中外飲食經典以吸收前人今人的飲食經驗知識。

即使暗呼時間太少,飲食好書、好雜誌、好網站、好作者太多,但還是興高采烈的早午晚看得心花怒放。而在找資料之際翻到一本討論中國烹調法的著作,談及大家應該不陌生的「炸」這一種烹調 方法。

原來炸法早在青銅炊具誕生之後便出現,唐代把炸法稱作「油浴」,可以想像一條魚、一塊肉、一片瓜果蔬菜沐浴在滾油中,完全是豁出去的痛快。

但原來炸也不專指用油,清代有文獻謂,用沸水灼水也稱作炸,只是發展到如今,大家理解的炸法就只用油。根據不同操作工藝和質地原料,更細分清炸、乾炸、軟炸、酥炸、卷炸、包炸等等。

以清炸為例,就是原料不經掛糊上漿,調味後立即投入油鍋炸製,用上165℃左右油溫把原材料炸至八成熟,撈出後再放入255℃左右的熱油複炸一次。

又以酥炸為例,是把調好味後的原材料掛全蛋糊,用195℃左右的油溫直炸至外層呈深黃色並發酥為止。卷炸就是用豆腐衣、蛋皮或豬網油等等包裹起原材料來油炸-細讀後要爭取機會親手實踐,不要只得一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