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交易所成功轉型,吸引德國豪門再三提親!現在雙方終於達成協議。所說的是倫敦證券交易所與德國證券交易所。歐洲豪門聯姻,雖遠隔重洋,但交易技術無遠弗屆。對背靠內地、以傳統股票交易為主業、近年力言積極改革的港交所來說,自然倍添壓力。

據協議,倫交所與德交所同意進行全股票對等合併。估計合併後總估值約為三百零五億美元。倫交所表示,新公司將是英國控股公司,選址倫敦,主要是看重倫敦金融城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德交所將持有新公司百分之五十四點四的股權,倫交所股東將持百分之四十五點六股權。

目前倫交所業務,佔歐洲股市交易三成;德交所則佔德國股市的五成二。如果兩者最終合併成功,將會締造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有力與美國的交易所抗衡。當然,這項合併最終還需要得到歐盟競爭監管機構的批准。

本來,隨着監管的加強、以及高頻交易和黑池崛起,傳統交易所的市場份額已不斷被蠶食。加上股票交易在歐美式微,一眾傳統交易所逐漸陷入困境,而業務焦點亦紛紛轉向期貨和衍生產品上。因此,自○七年起,全球掀起了多番交易所併購潮,雖成功個案不多,但成立僅十多年、專注商品交易的美國洲際交易所(ICE),便於一三年併購了有二百多年歷史的紐交所。

然而,與以股票交易為主的紐交所不同,倫交所早已完成轉型,股票交易僅佔其收入一成左右,反而清算業務是其最大強項。旗下的SwapClear現為全球九成五的場外利率掉期市場提供清算服務,每日相關清算總額達到一萬億美元。同時,亦為資產管理公司、對沖基金提供市場數據服務。與股票相比,衍生產品清算、數據和金融指數等業務的手續費收入高,所面對的競爭亦較少。

事實上,德交所和倫交所業務互補性極強。德交所的強項是期貨清算和交易、債券結算和託管業務。與倫交所合併,可實現其更為國際化發展的目標。對於倫交所而言,可加強對衍生產品市場的拓展。業務合併有利減低成本及產生協同效應,難怪倫交所不斷強調今次是平等合併。

反觀香港,港交所主要仍是倚賴股票交易,收入來源單一向來為人詬病。近年雖已積極求變,購入倫敦商品交易所(LME),期望進軍商品市場,以及拓展人民幣衍生產品等來增加收入,但始終成效不彰。

如今,歐美同行合縱連橫、「強強聯手」實力倍增,ICE等對手亦明言會加強亞洲業務踩過界,而新加坡更是不斷力爭成為亞洲衍生產品清算中心。加上衍生產品在金融市場的定價權角色逐漸吃重,港交所倘若不及早加強規劃,恐怕遲早會在衍生產品清算及交易業務的競爭中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