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飽受不良貸款困擾,有傳已涉資逾兩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消息指,中央計劃在上半年,讓內銀先將500億元不良貸款打包出售。除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外,分析料資本雄厚的內險,亦會礙於社會責任接貨,擔心資產質素惡化會禍及險商,坦言內險低殘的股價仍未見底。

有分析指,內險承接內銀不良貸,擔心會影響資產質素。(資料圖片)

中國商業銀行一五年不良貸款率

市場對內地的不良貸款規模眾說紛紜,據中銀監披露,至去年底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約1.27萬億元,但日前有內地媒體引述消息指,規模至少達兩萬億元以上,遠較官方數據為多,並指不良貸款屬長期問題,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已面對極大壓力。

社會責任逼接貨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自九十年代起,已開始協助銀行處置不良資產,但現時巨額的不良貸款,除依靠資產管理公司外,分析估計內險亦要再負起社會責任,承接內銀打包出售的不良貸款。事實上,內險過去亦有不少為履行社會責任而接貨的事例,如去年內地股市大跌,國壽(02628)總裁林岱仁於中期業績時,曾指國壽作為大型國有保險公司,有責任維持市場穩定,不會在股災時沽貨。另外,國壽上月增持廣發銀行的決定,亦被視為被迫高價接貨的行為。

滙豐證券指中央早有意借內險消化不良貸款,如放寬其投資限制,容許險商將25%的資產負債表,投資於資產抵押證券在內的非標準資產(non-standard asset)等。分析假設內險將上述25%的投資,全數放入不良貸款的資產抵押證券,則可消化3.09萬億元的不良貸款,改善內銀的資產質素。雖然內險有能力消化大額的不良貸款,但滙證指內銀將不良貸款打包出售的折讓會較轉售於資產管理公司低,對內險償付能力亦有一定影響。

內險股價未到底

中銀國際便指,內銀的不良貸款已討論多年,但對內險則是全新概念,即使是行內人亦未曾想像,一旦出現違約,料市場反應會極大,股價隨時跌兩成。雖然內險現時已跌至多年低位,但分析指內險上次大跌是因增長倒退,並不足以反映資產質素的風險,認為內險股價仍未見底。不過,有歐資券商分析員認為,內險在投資不良貸款資產抵押證券時,主要考慮折讓的程度,若作價合理,認為對內險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