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市場常說美國打噴嚏,全球會感冒,現在中國打噴嚏,效果亦一樣,代表中國影響力提升,可是內地對這個身份好像很不自在。官媒日前又發文,直言「拖累世界經濟論,可休矣」,證據來自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內地金融市場休息,外圍照樣跌到四腳朝天,以此證明冧市與中國無關。

先不說選擇一個星期的事態,是否有斷章取義之嫌,中國不想每次金融動盪時,皆被指為冧市元兇,目的很清楚。其實,環球金融市場互相牽連,中國一方面希望融入國際,另一方面則否定資金流向和投資情緒會互相影響,是自相矛盾,不利認清本身的經濟強弱,更可能阻礙結構改革。

春節期間,內地金融市場休市,人民幣匯率未見異動,環球市場卻因油價而大震盪,表面上可證明冧市與中國無關。官媒更進一步強調,內地經濟在農曆新年期間強勁,給全球增添不少正能量,更羅列數據展示春節消費如何丁財兩旺。換言之,中國不但不是全球經濟的風險源頭,反而是熱力之源。

可是,去年內地股災及突如其來的人民幣貶值,的確在全球市場引發了一場小型風暴。再者,中國經濟下行,投資需求疲軟,對石油及金屬等商品價格的打擊,到現在還未見底,皆是不容否認的。其實,現時全世界最希望的是中國需求保持強勁,消費市道日日暢旺,最怕就是只旺一時便無以為繼。

如果再回頭看遠一些,八年前爆發金融海嘯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經濟依然欣欣向榮,與歐美經濟步向大衰退,形成鮮明對比,所謂的新舊經濟脫鈎論大行其道,中國照單全收不亦樂乎,從不懷疑言論背後別有用心,經濟沒有即時危機仍大手筆推出四萬億救市,種下今日產能過剩、經濟下行的禍根。當面對外界批評,只顧輸打贏要,無異於蒙蔽雙眼,必然會做出錯誤決策。

全球一體化是大勢所趨,須承認有時是中國影響其他國家,有時則是相反。全球經貿關係即使未至於唇齒相依,你中有我的格局則是毋庸置疑。中國經濟開放多年,經歷多次盛衰周期,已進身國際舞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與其再三否定來逃避現實,不如以平常心面對。

事實上,好東西不會因為唱衰而變壞,若然早就出了問題,不用別人唱也會變衰。官媒近期連環開炮,之前反駁國際大鱷唱衰和做空中國,現在再設法證明沒有拖累世界,動機一樣。但正所謂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國際大鱷正是看到中國經濟出了大問題,又怎會不把握機會撈一筆。所以,中國要有效反擊不利言論,最實際是加快改革搞好經濟,憑實力和制度優勢來向世界證明,中國既有能力抵禦衝擊,也有帶動全球經濟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