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早前建議推出「補貼置業計劃」,目標讓全港八成市民成為業主,計劃相比九七年的八萬五房屋政策,讓七成家庭可以自置居所的目標,實有過之而無不及,難免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筆者認為,現階段批評計劃是否奏效實在言之過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計劃有點生不逢時。

究其原因,「居者有其屋計劃」已沿用多年,居屋業主補地價時所採用的計算方法,是以最新物業市值,按折扣率計算來評定補地價金額。換言之,樓市上升,業主可隨之享受物業價格升值的回報,同時補地價金額較多,一旦樓市下調,業主須承受物業貶值風險,而補地價金額亦變相減少。現時全港約32萬個居屋單位,當中有兩成業主更已付出真金白銀補地價,與樓市升跌展開博弈。

僅新買家得益難服眾

新計劃包含了「先租後買」及「補貼出售」兩大賣點,首先,市民可以透過「先租後買」,於入住一刻鎖定物業價格,無限期留待日後有能力時才購買;又或者透過「補貼出售」,以低至市價五折的優惠價「上車」。另外,計劃又提倡放寬補地價政策及高成數按揭擔保,補價金額可鎖定在租住或置業時的水平,確保不會跟隨樓價上升增加,甚至毋須補地價,相等於封了蝕本門,對於尚未置業市民而言實屬喜訊。

筆者認為,畢竟樓市有升跌周期,置業無可避免牽涉投資成分,除非政府向現有居屋,甚至私樓業主提供相同補貼,否則「補貼置業計劃」僅傾斜向新買家,成為樓市大贏家,料難以服眾。計劃有所傾斜,自然難以廣受公眾支持,「補貼置業計劃」實在生不逢時,如果早在八十年代推出,應該受到廣大市民支持,可惜公屋及居屋制度至今已有超過三十年歷史,要推倒重來,讓人人有車上,想必要付出很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