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投資中,筆者一直不認為一般散戶有作對沖的必要。因為如投資者不看好後市或想減低投資風險,大可乾脆將手持股票賣掉,根本不用買一個熊證、PUT輪,或沽期指去對沖手持的股票,因為這樣只會令交易成本增大。

香港投資物業成本極高,卻無對沖工具減輕風險。(資料圖片)

相反,機構投資者需要對沖,只因它們持貨多,未必可以在短時間內作出大幅減持,才有需要去對沖。不過,在現今市場,即使散戶也有不少對沖工具可供選擇,去減少股市下跌對投資組合帶來的損失。

交易成本高 業主焗揸

但奇怪的是,香港樓市總值數以十萬億元計,市場上卻沒有可為樓價作對沖的工具,為投資者去作風險規避。

有人會問,如果看淡樓市,為甚麼不乾脆把住宅單位賣掉,而要去作對沖呢?因為賣樓和賣股票不同,賣樓的交易成本遠高於賣股票的成本。

在雙辣招下,買賣住宅單位動輒要繳6至20%的印花稅,加上經紀佣金和日後為單位裝修的費用,一賣一買成本甚高。由於買賣成本如此高,故業主即使不看好後市,也可能要焗住持有。所以,可為樓價作對沖的工具相信會有很大需求,但現時市場上根本沒有這些工具供業主選擇。

有人認為,是否可用沽空地產股作代替?首先,大家要理解地產公司的股價不只受樓價上落影響,也受到經濟周期、股市氣氛所左右。而且地產商是麵粉(地價)與麵包(樓價)的關係,如樓價高但地價也高,地產公司盈利不一定會增加很多。

當然,推出一隻為樓價作對沖的工具要面對很多技術難題,如選用哪一個樓價指數、如何避免樓價指數出現偏頗或被人為操控等,但如果世界上連「恐慌(恐慌指數)」、「紅酒」、「天氣」等都有金融工具可作對沖,為甚麼樓價就不可以有工具去對沖?筆者希望港交所的產品部加以研究,一來筆者料這可為港交所帶來收益,二來又可造福廣大香港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