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大型央企合併正如火如荼地推進,昨天傳出三大航空公司之中的國航與南航正在醞釀合併重組,若成事將躋身世界航空公司前三名;另外亦有消息指,三大航企的貨運業務計劃合併成為獨立的新公司,屆時亦將成為全球第四大。雖然國航及南航均表示未收到相關通知,但空穴來風必有因,即時把幾隻內地航空股炒起,而且順着中央提出央企必須「做大做強」的目標,如真的合併亦不會令人意外。

當年把中國民航分拆成三家航空公司,是各有分工和各有市場,以此鼓勵競爭。隨着時間推移,三大航企的運力提升不少,市場重疊的確愈來愈多,難免影響成本效益。不過,要合併重組,首先要問如真的存在惡性競爭,根源是甚麼?是否政策不周全造成?又會否因為國企身份,導致投資及經營未有優先考慮效益?一旦合併減少競爭,選擇少了,對乘客利益是好是壞?雖然能否做強還未可知,但從機隊規模及運力來看,則肯定可即時做大,登上世界前列,或許這就是合併的優先目標。

內地航企傳出合併,是繼南北車合併之後,核電、軍工及航運等行業的翻版。國企改革方案從一三年底便開始起草,到最近有了所謂的頂層設計方案,預料將會在「十三五」期間全面推進。市場大致確立了五大框架:一、政府通過成立投資經營公司以管資本為主;二、推行混合所有制;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四、把國企功能分為商業類與公益類;五、國企布局調整和兼併重組。

不過,市場的解讀普遍是國企改革只為打破既得利益格局,而非打破壟斷。「國進民退」早為人詬病,一方面打壓民企生存空間、與民爭利,另一方面造成行業壟斷損害消費者利益。大量研究都證明國企不如民企般有效率,國企利潤高,只因市場壟斷,藉行政權力使用許多免費或廉價資源。

當將來不斷有國企巨無霸誕生,在做大做強與國外強手爭一日之長短的口號下,「國進民退」只怕愈演愈烈。本來,一個市場通常只存在兩三個強者,合併重組均是從激烈競爭演變而來。相對而言,中國的壟斷型企業,幾乎都是從計劃體制變身而成,並未經過市場殘酷競爭的考驗。另外,國企合併變成巨無霸後,雖可收到整合資源、海外競爭時避免內鬥的效果,但訊息傳導易被扭曲,對市場反應緩慢,亦為衰敗埋下計時炸彈。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企業合併可說是雙刃劍,成功了可擴大市場佔有率,但同時不乏合併後互相拖累致失敗的個案。國企打造巨無霸要贏得掌聲,不但要從合併後可否提升盈利來判斷,更須觀察是否有利經濟、促進產業發展及令消費者得益,並非一句做大做強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