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再讀《曾國藩六戒》,忽然覺得當中充滿財富管理智慧,特此拿來跟讀者分享:

(一)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曾幾何時,長線投資獅子銀行是衆人最佳的股票投資,「有買貴、冇買錯」亦成為當時街知巷聞的投資金句。可惜隨着某財經名人淚灑鏡頭前,上述金句已正式壽終正寢。借港幣、做人民幣定期這樣的投資,亦已是很多年被很多投資者用來套匯賺錢的一種方法。這會不會又成為「久利之事」或「眾爭之地」呢?

虛心請教投資意見

(二)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所有投資都是好、淡兩方對決,投資者要廣泛聽取雙方論述及追蹤其買賣數量及價位,才能有把握地判斷投資方向。因此,不論投資者喜不喜歡某人(例如討厭某人囂張或浮誇),只要某人願意長期告訴投資者他的投資看法,投資者就切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定要按時虛心請教,拿取投資意見。當然,若某人投資看法十次九次準,或是反過來,十次九次錯,投資者就更必須要把某人奉若神明了。要知道投資涉及機會率,既不能十次十次準,也不會十次十次錯,因此切「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三)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筆者每次欲說他人之短或誇己之長前,定會詳細檢討自己是否實際上「護己之短」或「忌人之長」。投資事情上,護己之短往往能令自己一錯再錯,不輸乾輸淨亦不能自拔;忌人之長,往往令自己忠言逆耳,白白錯過大好投資機會或及時回頭的機會。況且,說人之短或誇己之長往往阻撓他人向自己提出意見,筆者絕對不敢不三思而後行。

(四)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全世界只有某人一個揸貨或沽貨,讀者可猜猜此人投資最終要虧損多少?因此利益不可「獨」。「謀」跟收集意見、資料不同,因要制訂行動計劃,絕不能「眾」,否則不是計劃枝節太多難以執行,就是竊漏風聲,導使計劃失敗告終。

切忌懶惰和驕傲

(五)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投資理財,懶惰不做功課或不按計劃行事,驕傲不屑與人為伍或聽取意見,最終一定也是失敗告終。

(六)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投資要賺大錢,也是一樣,「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以上意見基於眾多假設,讀者絕不應倚賴本文內容作出任何法律或投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