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周末令人吃驚的經濟數據,中國即時有新招回應,但再非傳統的減息降準等放水行動,而是再推央企重組方案。中遠系和中海系齊齊停牌,加埋有傳國務院已批准國企改革方案,改革概念股唔炒就有鬼。恒指昨早段多跌逾400點,其後跌幅收窄並一度倒升,但收市仍跌31點,國指則升63點,但與A股大漲相比差一大截。

近日國企重組概念再受追捧,中航運有望成為下一波整合對象。(資料圖片)

雖然內地出口數據及PPI均顯示經濟差到無倫,但阿爺勝在識得變魔法,合併呢樣嘢向來廣受市場歡迎,所謂協同效應、增加議價能力等大家耳熟能詳,總之引發無限想像空間,數落有兩鐵、兩船、三桶油、電訊股、煤炭股、航空股、鋼鐵股、中糧系、招商局系、中旅系,再加埋一批垃圾國企受惠於傳聞中的「中國淡馬錫」入股注資,幾乎無一落空,但可惜丟低咗內銀股,合併無份兼屬最賺錢行業,估值低又如何?

過度合併憂壟斷

假設航運股真係傾合併,兩系股份隨時停牌一個月以上,呢類尋寶遊戲好難維持得耐,以中車(01766)為例足足搞咗大半年。鐵路及航運之後,如果飛機都玩埋合併,就完成海陸空壟斷;亦有人認為煤炭及鋼鐵業屬熱門,因為通常愈經營困難愈大機會重組。不過,阿爺已講明合併是為增強國際競爭力,如果是針對內地市場,等於搵客戶和消費者笨,所以飛機和電訊業其實機會不大。

滙豐證券潑冷水話,航運業合併重組效益並不明顯,原因是運力佔比依然很少,不足以有定價能力,就算合併後可成為全球第四大船隊,但市佔率亦僅得8%,而首15大公司仍會保持全球77%運力。其實所謂協同效應最明顯及即時好處是裁員縮皮,但現時中國最驚係失業率上升影響社會穩定。

至於對業務的幫助因行業而異,中車可謂經典,一度變成「神車」,然後又「翻車」;合併之後競爭對手不會坐以待斃,內地上半年訂單反而縮減,而合併後新管理層亦有磨合期,短期盈利幫助肯定不明顯。

至於中遠及中海系是否可成為「神船」是後話,畢竟可能有排停牌,等睇埋實質公布內容才作定奪未遲。其他航運股乘勢做好,包括中外運航運(00368)及太平洋航運(02343)等。航運股近期的有利因素大家都知,包括油價下跌、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急升及新國策支持等,但奇怪股價受惠不多,只有重組股在上周五有春江鴨掃起。

太航勝在較靈活

睇慣BDI的投資者都知道,該指數一向大上大落,現時雖然從低位回升一倍,但相對歷史高位仍只得一成,而內地進出口均呈跌勢,雖謂最艱難時期已過,惟距離順風順水仲有好遠。航運股搞合併其實並不稀奇,早年就有中外運同長航合併,巴克萊估計中航運同招商局集團或成下一波整合對象,投機就如「估」票,買唔買得中部分靠運氣。

若睇番盈利,中航運已發盈警,估計上半年盈利大幅下跌或甚至大幅虧損;相反,太航扭虧為盈賺575萬美元,並獲瑞信調升目標價,昨股價升達8%。太航冇合併重組憧憬,完全睇基本因素,公司上半年業績由擴充自有船隊、縮減開支及租金遠勝市場平均水平所帶動,私人企業的優勢是靈活多變,國企無論重組幾多次都學不來,在自由競爭市場仍是效率不高。

不過,航運股最終需服膺於市場環境,太航在業績報告中對市場仍傾向於悲觀,同時期望商品價格觸動推動庫存進入回補期,但認為復甦的轉捩點非常難以預測。隨着油價回落,滯後的BDI亦會見頂,航運股未宜高追,但個別如太航估值存折讓的可考慮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