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監管層及各層面的積極救市,A股市場逐步趨於穩定,系統性的暴跌、跌停風險基本消除。回顧本次暴跌,筆者認為場外配資高槓桿、流動性缺乏以及少數惡意沽空為主要原因。

如何看待後市,筆者認為以下三點認識尤為重要:首先,對於本次股災是中國經濟風險集中的爆發還是股市的自然調整,筆者更傾向於後者。因本次股市暴跌並非宏觀基本面及預期的大幅惡化或政策轉向所引發,而是監管場外配資惡化了投資者對股市的擔憂以致暴跌。

同時,本次暴跌並未影響到中國的債市、匯市以及銀行資產負債表。所以筆者認為,本次暴跌僅限制於A股市場本身,是市場的自發調整,但並未受宏觀影響也沒有影響到金融市場,所以市場趨勢並未發生扭轉。

等待資金再次入市

其次,本次股災要多長時間才能調整結束,筆者認為需要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基於本輪牛市的主要背景是經濟低迷、股市長期下跌,重要要素是政策發力、貨幣寬鬆。目前來看重要要素並未有所改變,甚至可以說有加碼的趨勢。經歷暴跌後,人行降息降準,中證監組織資金救市,上市公司公告不減持、增持及各項股價維持方案,利好因素顯著增加;但暴跌之後,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受到嚴重衝擊,特別是之前只有概念沒有業績的公司反彈乏力,筆者認為未來不排除有繼續下跌的可能。

同時,場外配資的規範導致避險資金大幅撤離市場,新一輪資金再次入市需要時間考驗。基於以上認識,筆者認為市場再次大幅暴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再創新高需要等待時間。

第三,資金從哪裏來?筆者認為,目前的主要介入方是國家資金,而退出方是對於風險要求較高的避險資金。從中證監及各基金證券公司的聲明來看,4,500點之前退出可能性不大。同時,國家也在加快引進養老金入市,居民資金配置向股市轉移有所減緩但並未改變方向,場外配資會逐步向券商兩融等合規渠道轉換,長期來看並不擔憂。

短期板塊機會不多,但個股機會不少。在市場反彈時選擇一些超跌的個股,逐步調高倉位,積極配置價值股。看好金融、地產、交運、電力和軍工等藍籌板塊,主題上看好國企改革、工業4.0和「一帶一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