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殼股」水漲船高,單是主板殼價現已升至5至6億元,而創業板殼價也炒至3至4億元。不過,有投行消息指,由於有價有市,不少「殼股」大股東都「獅子開大口」、甚至不肯「賣斷」,以致許多莊家一殼難求。為此不少中、港莊家實行新招「啤殼」,變身「金主」打本搞業務「造殼」、「養殼」,實行由「無」到「有」,再「一條龍」式上創業板及部署日後「賣殼」,回報可高達數億元。

投行消息指出,內地流動性充裕,加上港股愈來愈A股化,不少內地莊家也來港搵食,而近年內地民企、國企、券商及科網「龍頭」都熱衷來港買殼,令殼股需求增加,而獲「金手指」點中的「殼股」股價更大幅飆升。

不過,他承認,現時可供應「殼股」不多,有內地莊家正在港物色「殼股」,要求是資產值低於殼價,倘若資產值低於5.5億元以下,他們都願意去發掘,至於甚麼行業已沒有太大要求,但行業首選是金融股,其次是創業概念及資訊科技。

創板掛牌 數年收成

然而,不少「殼股」大股東見殼價急升,都不願「賣斷」,有莊家退而求其次,實行與「殼股」大股東合作,齊組「財富共榮圈」,透過大量配售新股或可換股債券予莊家,再加入注資概念進行炒作,實行有錢齊齊搵。

此外,近期莊家亦興起自行「造殼」、「養殼」。投行消息人士指出,有莊家變身「金主」,打本搵「人頭」創辦一些簡單業務,如網上資訊平台、顧問公司、製造業及農業等,養至符合創業板上市要求,為未來賣殼鋪路。此方式好處是莊家可完全控制貨源及成本,且可定訂每年養三、四隻殼,變相定期有收成,另亦有莊家透過所持公司分拆業務,自行「造殼」。

上市成本低至數千萬

他續說,現時創業板上市成本最低約1,600至1,800萬元,介紹上市的成本約2,500萬元,連同「養殼」成本,合共也只是數千萬元,相對3至4億元的創業板殼價,值博率極高。同時,為免「套殼」出現差池,部分莊家或「金主」會要求「殼股」大股東或「人頭」股東將股份抵押至其手上。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內地A股買殼成本高達30至40億元人民幣,審批不容易,相對本港創業板「殼價」,內地莊家來港「買殼」可說本小利大。投資者若要於「殼股」中尋寶,宜留意創業板市值小於2億元、主板市值小於4億元、大股東持股逾五成及無大負債的公司。同時,行業也不能太冷門,否則買家難注資。當然炒作「殼股」,投資者也要注意當中風險極大。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連敬涵亦說,確實見到市場有「啤殼」的情況,只要業務簡單,例如是建築、裝修公司,不涉壞帳,便容易將殼轉手。

中港莊家「啤殼」招數

‧中、港莊家變身「金主」,打本搞業務「養殼」,以符合創業板上市規定,上市後待控股權易手禁售期屆滿即「賣殼」

‧「殼股」大股東不「賣斷」,但透過配售新股或可換股債券,將重大股權售予中、港莊家,齊組「財富共榮圈」

‧由投行提供「一條龍」服務,上市前已與申請上創業板公司達成協議,由上市包銷、到上市後賣殼的全套售後服務

‧莊家透過持有的上市公司分拆業務「造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