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就不同股權架構的諮詢完成第一階段總結,結論是市場同意在「特定條件」下,可對同股不同權作一定寬限。雖然未知正式諮詢文件的內容,但相信會對某些公司尋求在港第一或第二上市具推動作用。然而,香港現時才來修修補補,已難以扭轉在吸引內地科網企業上市所處的劣勢,若再不趕快鋪橋搭路,未來更無指望。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在十五年後終於再創新高,可是在美上市的內地企業卻掀起一片退市潮,目的是為回歸A股做準備。儘管A股這星期跌掉一成多,不少市場人士更擔心A股的估值不能長期居高,但科網企業現在換上「互聯網+」的外衣之後變得無限大,互相跨界經營。內地政策可以為迎合這批「海歸派」而大開綠燈,除推行新股上市註冊制改革之外,擬推出的新興產業板就有為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留出空間的味道,為VIE(可變利益實體)企業拆架解決問題,積極為海歸派張開歡迎橫額。

反觀香港要面對許多原則和障礙,每走一小步均要跨越一道大欄杆,港交所在總結首輪諮詢後提出兩點:某些公司可在部分情況或規限下獲容許採用不同股權架構、應否放寬現時對業務重心在大中華區的公司作第二上市的限制,可理解為不再鐵板一塊。

港交所有意設下較高的門檻,不諱言「數以十億美元計資本規模的公司才可用不同股權架構來港上市」,但標準如何界定?在甚麼情況和規限下?是否客大可欺店?有時界線會較為模糊,會被質疑厚此薄彼或處事不公。因此估計即使進入正式諮詢階段之後,亦會有許多爭議的地方,需要逐步解決,但時間不待人,今年第二季已有十六家在美上市中概公司收到私有化要約,螞蟻金服和小米等巨企已展開上市籌備工作,剛起步的創新型企業亦走向新三板。

「一股一票」是大原則,亦是保障投資者的基石,港交所作出讓步已是某程度的妥協,差別只在做得漂亮與否及減少招人話柄。美國對不同股權條件設不同的限制,但有集體訴訟機制彌補不足,投資者買此類股票時經已明白風險所在。金融市場每天都在轉變,有時嫌管得太多,有時嫌「無王管」,要視乎情況取得平衡。

阿里巴巴到美國上市一石激起千重浪,中國及香港監管當局均為此檢討,只是效率存在分野,中國對股市功能的態度有明顯轉變,香港注定難追上「中國速度」,各項程序均須「過三關,斬六將」,難免明日黃花,愛人已嫁作他人婦。

不過,遲做仍勝於不做,香港的假想敵已由美國轉成更貼身的中國,在滬港通及深港通機制下,企業在中港上市均可接觸到兩地投資者。然而,中國已開方便之門,香港仍在怕癢與怕痛之間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