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已經結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三個方面是二○一五年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即存款利率上限全面放開或利率完全市場化;股票發行制度由核准制向註冊制轉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可以說,這三大金融改革不僅是二○一五年中國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務,這些改革也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金融市場的制度規則、行為方式及利益格局,可能會掀起中國金融市場一次重大的革命。

中國金融市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一直在進行,特別是在二○一四年銀行貸款利率下限完全放開之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展更是在加快,比如,在銀行貸款利率下限完全放開的同時,也鬆動了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到目前為止,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已經放開到了可以向上浮動1.3倍,其利率市場化改革成績自然不小。

理順金融價格機制

但是在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環境及融資結構下,只要存款利率還存在管制,要想理順國內金融市場的價格機制並不容易。比如政府對商業存款利率的管制,就意味着政府對商業銀行利率進行直接的風險定價。因為,中國央行的基準利率與市場經濟成熟的國家完全不同,多數國家央行的基準利率是貨幣市場拆借利率或債券回購利率,而中國的基準利率是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如果存款利率不完全放開,中國央行要實現現有的直接管制的基準利率向間接引導的基準利率轉型是相當困難的。

還有,與美國相比,美國企業的主要融資管道是股市及債券,其佔比達到70%以上,而銀行佔企業融資比重小,所以基準利率對企業的影響更多的是通過股市及債券市場進行。中國則是以銀行為主導的融資體系,國內企業及居民80%以上的融資得通過銀行進行。央行對銀行存款利率管制,實際上希望以此來直接管制商業銀行融資成本。

提升銀行業競爭力

但是,隨着國內互聯網金融爆發式的增加,以及房地產暴利的存在,從而使得大量的存款逃出銀行體系,金融脫媒嚴重、影子銀行氾濫、央行宏觀調控能力減弱。也就是說,在當前的金融市場形勢下,央行對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直接管制已經不適應其形勢之發展。

還有,在政府對存款利率管制條件下,國內銀行既沒有動力來提升其風險定價能力,也沒有激勵來改善銀行的經營方式,而是坐享其政府給予的政策性紅利,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銀行盈利是增加了,但銀行體質及競爭力並沒有相應提升,有效的市場機制也沒有形成,反之,國內銀行業的潛在風險則愈來愈大。

如果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完全放開,不僅銀行存款利率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特別是在當前各種投資理財產品十分盛行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也會要求銀行全面提高服務品質及增加其本身的競爭力,否則就面臨着淘汰的風險。同時,由於存款利率是對銀行營運成本的硬約束,這就要求銀行全面提高風險定價能力,增強銀行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