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今起啟動全面量寬(QE),每月買債六百億歐元,直至明年九月底,若屆時歐元區通脹仍未能返回百分之二的目標水平,將繼續「放水」。由於美國QE谷起各類資產價格,美股更進入六年大牛市,投資者普遍期望歷史可以重演,歐洲短期國債已進入負利率時代,股市連續四周錄得資金淨流入。歐洲股債會否「水漲船高」還未可知,但投資者跟着歐央行的水喉走,把資金重新調配,明顯不利港股。

在五年前爆發的歐債危機,相距美國次按爆煲其實不遠,但美國劈息之餘,早在○八年底,即雷曼兄弟倒閉後不久,已推出首輪量寬,行動果斷及總買債規模龐大,兩者均為歐央行所缺,令歐央行「泵水造市」的效力或較預期低。

有「超級馬里奧」之稱的歐央行行長德拉吉自一一年上場,主要靠「出口術」來維穩,並未真正解決歐債危機,成員國貧富差距則愈來愈懸殊,希臘賴債問題甚至在惡化,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歐元區仍然完整,未有失掉一員。德拉吉上周出席議息後,分別調高未來兩年歐洲經濟增長及通脹預測,要傳達的訊息很簡單,就是QE必定成功。

歐央行拖拉至今才全面量寬,或已錯失黃金救援時機。美國聯儲局靠量寬走出經濟低谷,歸功於其果斷行動,雷曼爆煲兩個月後,推出為期近年半的首輪量寬,涉及總額逾一萬七千五百億美元,之後再多推兩輪量寬及兩輪扭曲操作,直至去年底方結束整個救亡行動。歐央行去年十月才開始買債,當時只包括資產擔保及資產抵押債券,今日起才會吸納主權國債,整個行動涉資約一萬億歐元,時間上已屬姍姍來遲,救市規模恐怕也不足。

由於受部分歐元區國家反對,擴大資產負債表一向不為德拉吉所主張,自金融海嘯後,經濟即使身受重傷,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膨脹程度,遠不及美國及日本央行。但在高失業率、高負債及低通脹的「兩高一低」持續威脅下,歐央行無奈下都要啟動量寬。

聯儲局買債始於經濟及股市處於低谷,成功壓低利率之餘,更透過推高股票及債券等資產價格製造財富效應,從而刺激消費及經濟。然而,歐洲經濟如今縱然略有起色,問題的關鍵在於通縮風險日增,歐央行已將今年通脹預測,由原來百分之零點七下調至零,加上歐股今年表現強勢,而國債息率又已屢創新低,想透過放水複製財富效應,效果未必及美國。

量寬之下,歐元貶值壓力巨大,一算關口迫在眉睫,但有利歐洲出口。此外,歐洲息率已低無可低,不止德國債息跌穿零,「歐豬」國債也其門如市,歐央行需要加快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激活投資及生產活動,方為走出經濟困境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