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晚,零售旺區人頭湧湧,可惜這只是表面風光,因為零售商普遍不看好春節前的市道,個別更要大幅減價促銷,展望往後的日子,看法亦十分審慎。昨天有會計師行預期,本港零售業今年表現平平,明年更會出現負增長,換言之,本港零售消費這條重要支柱無以為繼。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還包括商舖物業跌價、職位增長放緩、薪金受壓等,經濟前景將難以樂觀。

零售表現欠佳,市場普遍歸咎是內地個人遊旅客的消費模式改變,減少購買高檔奢侈品,相信與內地厲行反貪腐有關。不過,內地旅客到歐美掃貨的盛況依舊,購買力絲毫不減,看來只是基於個人原因而刻意不前來香港,由於事出有因,短期內要扭轉這趨勢並非易事。當然,就算外來旅客減少消費,單靠港人的消費力亦應可撐起半邊天,可惜過去幾年由資產價格急漲帶來的財富效應已減弱,若然今年再遇上美國加息,將進一步打擊港人的消費意欲,零售業面臨內外交迫。

在○三年沙士過後開放個人遊,內地旅客一直支撐起本地零售業,珠寶及鐘錶等奢侈品消費尤甚,大量名店及金舖進駐旺區主要街道。不過,自從內地大力打貪,豪客買少見少,香港零售業的黃金歲月隨之落幕。去年十二月零售總額按年跌近百分之四,全年的銷貨價值更罕有倒退,為沙士以來最差,珠寶鐘錶業更是首當其衝。

雖然旅客消費對港經濟貢獻良多,但港人消費同樣舉足輕重。私人消費為香港經濟的中流砥柱,佔GDP比重達三分之二,支持着就業及工資增長,目前香港的失業率只得百分之三點四,可視為全民就業。然而,預期市道轉淡,零售商戶今年的擴充步伐料將放慢,有連鎖金飾店透露分派花紅及加薪幅度均遜去年,長此下去說不定會出現裁員。

在香港,股市及樓市表現向來與私人消費息息相關,說穿了是背後的財富效應所致。現在港股反覆橫行成為常態,樓市更處於非理性高點,如果美國真的在今年開始加息,固然會削弱港人的購買力,而近日引起議論紛紛的多重按揭物業,更可能成為樓市爆煲的火藥引,有可能令樓價顯著回調。在財富效應消失下,即使商舖願意減價促銷,恐怕也難刺激起強大的消費意欲。

有經濟師指出,自一○年起,私人消費開支一直是增長的重要動力,惟一三年下半年起已到了強弩之末,消費主導的增長模式告一段落,估計未來數年也難復見。其實私人消費開支多年來持續上升,與財富效應及利息超低有關,可惜這兩大利好因素逐步減退。由於零售業擴充步伐放緩,現在一線購物區的「吉舖」已見開始增加,這趨勢蔓延下去,經濟前景難免令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