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和邏輯,在這個時代,正在不斷扭曲!

後金融海嘯時期,美國聯邦儲備局的幾輪量化寬鬆,把印銀紙這個二戰前被認為一定會引起超級通脹的謬誤政策,神化成唯一可拯救全球經濟免陷於水深火熱的聖杯。令全球投資和投機者,不自覺地變成寬鬆貨幣環境的癮君子。懂得趁低息用盡槓桿比率,就可以坐擁各式資產等升值,比不勞而獲更瀟灑!

嘮叨一番,自然又是有感而發!對,又是油價上落所惹起的感慨。周一、二晚,國際油價在業內人士認為跌至低見30美元以下,亦不足為奇的背景噪音下,大幅反彈至50美元以上,同時亦都帶領周三美股道指升超過1.76%。

無病呻吟的原因,就是「油價」這個關鍵詞所致。未有QE的時代,油價往往是通脹及製造業成本上升的主因,所以油價急升,大家直覺上就會覺得股市必跌,因為經濟和上市公司盈利必定受壓。

但因能源相關企業(當然包括美國頁岩氣開採公司),原來亦趁低息潮連番發債,造成它們倒閉可以影響金融體系的可能性,所以才會有油價和股市同升的異象。

後金融海嘯的異象,其實又何止一個?以人民幣進身全球第五大交易貨幣一事為例,既然愈來愈多人應用,理論上需求就愈來愈大,但為何人民幣兌美元近日多番跌停板,更創近八個多月低位?是有資金從內地不斷外逃嗎?

還是國家已把大額人民幣兌換成美金,打到主倡成立的亞洲基建基金和絲路基金的海外帳戶?但墨西哥高鐵事件已經證明,基建國企出海說易行難,這批資金是否動用過一分一毫,也令人存疑!或許,剛小住寒舍的台灣經濟師朋友一番話,能令大家窺出一點端睨。

削弱美元國際地位

她說,國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期,美國代表團一直在類似亞太經合組織般的各式智庫會議上,極力反對任何參與者提案討論任何牽涉人民幣國際化的議題。即使一些跟中國關係較緊張的代表團,譬如日本、菲律賓和越南,後期提議討論,也被美方強烈反對。她認為,美國視人民幣國際化為一零和遊戲。人民幣強,就會削弱美元的地位。

我認為國家在人民幣需求愈來愈大之際,刻意貶值,還不是為了搶佔貨幣山頭!臨近收筆時,傳來人民銀行終於減存款準備金率0.5%,看!貨幣戰火正在持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