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收租股的朋友都會發覺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收租股的股價相對資產淨值都有折讓,分別只是折讓多與少的問題。此外,收租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派息通常都有一大段距離,以致派息比率普遍偏低。

以永安國際(00289)為例,一三年每股盈利為4.45元,但每股派息只有1元,表面上,派息比率只有22.47%,關鍵就在於投資物業的公允值重估收益。

計算公允值分3級別

永安國際的投資物業帳面值佔總資產比重超過73%,一三年投資物業的重估收益佔總除稅前溢利比重高達53.51%,但重估收益不會為集團帶來任何現金流,情況就好像你有一個自住物業單位,如果樓價升值,你帳面上的財富會增加,但它不會自動為你增加可支配的現金,因此,我們稱之為紙上富貴,「有得睇,無得使」。

所謂物業的公允值,就是用一個公平的方法去計算物業的市值,計算公允值可分3個級別,第一級、第二級和第三級。理論上,想知道一項資產最準確的市價,就是將它出售,賣到的價錢就是公允值。不過,有些資產擁有共同的屬性,例如股票,一個長實(00001)小股東所持有的每一股長實,和主席李嘉誠所持有43.33%股權的每一股長實都是一樣的,因此,每天長實在交易所買賣的收市價,就是所有長實股票的公允值,這就是第一級資產。

第二級資產的例子是成交量高的藍籌屋苑的物業,理論上,沒有兩個物業單位是一模一樣的,同屋苑可以不同座數,同座數可以不同樓層,同樓層可以不同單位,不過,如果10樓A室剛以1,000萬元成交,11樓A室的業主即使不賣樓也可以合理地認為自己單位的公允值為900至1000萬元。

第三級資產的估值方法基本上是靠估,透明度低。

物業重估反映真價值

既然投資物業通常都是長期持有收租,為何投資物業要重估市值?原因就是要將投資物業的市值反映在資產負債表,讓股東知道所持公司的價值,不會因為不知情而賤賣股票。

以華廈置業(00278)為例,市值可能過億元的地舖,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帳面值可能只是幾百萬元。大股東當然知道公司的價值,有些識計數的投資者會知道公司的價值,但對那些不識計算隱藏價值的股東不公平。

不要認為投資物業的公允值不重要,那是股東的資產,如果投資者以40元買入市值100元的物業資產,這個折讓是實在的。這個60%折讓是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萬一未來物業下跌兩、三成,投資者仍然未傷到本,折讓愈大,安全邊際愈大。無論如何,有大折讓對投資者是好的。想像下,你去買樓,可否同賣家講,現時樓價太高,未來樓價可能大跌,你打個七折賣給我?這是無可能發生的事,但股票市場天天在發生,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