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又名避險基金,但予人印象總是冒險多於避險。過去幾年,對沖基金頻頻估錯市,令行業「倒閉潮」快速醞釀。美國對沖基金研究公司的創辦人Brian Shapiro,與你透視今年對沖基金的種種危與機。

對沖基金研究公司Simplify創辦人Brian Shapiro指,小型對沖基金的投資回報更佳。

去年首三隻回報率最高對沖基金

Brian Shapiro小檔案

大鱷太狠三周蝕晒

對沖基金Canarsie Capital在短短三周內,因投資過度進取,以致將6,000萬元(美元.下同)的資產規模輸至僅餘20萬元的消息,叫全球投資者及本港一眾網民嘩然。不過,Brian Shapiro直言,這種「一鋪定生死(One-hit wonder)」的做法,在對沖基金界早已屢見不鮮。他稱,「事實上,有很多對沖基金可以輸得更快更狠。」

已在金融界打滾逾二十五年的Brian Shapiro,於二○一一年創立Simplify,專門透過自家的數據分析軟件,為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及私募基金,精挑出色的投資項目,亦冀提高行業透明度。

業界倒閉潮恐重現

除了Canarsie Capital外,去年亦有多家對沖基金倒閉或需結束旗下個別基金,如BlueBay、Brevan Howard、Lonestar Capital等,其中,Brevan Howard是歐洲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管理資產規模達370億元。

經理跟風 影響回報

另一對沖基金研究公司Hedge Fund Research(HFR)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已有661家對沖基金清盤,故市場憂慮今年業界將再次掀起「倒閉潮」。據指,○八及○九年金融海嘯時期的數目分別為1,471家及1,023家。

Brian Shapiro對此未感過分悲觀,但坦言對沖基金過去四年表現每況愈下,確是不爭的事實。據他分析,去年其研究的全球近2萬隻對沖基金,在扣除費用後的平均回報僅1%,較一三年的3.6%大幅倒退。去年多變、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固然是原因之一,惟他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對沖基金經理比以前變得更愛「跟風」。

「佢哋想『少勞多得』,會一窩蜂擠進同一隻股票、捕捉同一個大市趨勢,結果變成愈來愈多資金,追捧愈來愈少選擇,後來者嘅利潤空間自然減少。」他舉例,去年表現最出色的三隻對沖基金,均靠押注印度市場或生物科技股取勝,都是去年的熱門投資策略。

去年表現細好過大

鑑於對沖基金近年表現走樣,有市場人士指,投資者正將資金遷往大型基金,擔心會令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雪上加霜。不過,Brian Shapiro卻指出,小型基金的投資回報,其實可高出一至兩倍。而去年表現最佳的基金公司,正是資產管理規模僅約5,200萬的Alchemy Capital,回報率高達62.88%。

投資規模小易轉身

他解釋,「小型基金的『芬佬』未必有過人嘅投資策略,但投資規模細,所以可以更快轉身,要套現時都可以不動聲色。相反,大型基金嘅一舉一動都好容易被市場察覺,會吸引投資者跟隨同步吸納或減倉,令利潤減少、虧損加大。」

他又補充,「公司接觸過嘅機構投資者,幾乎都話去年旗下對沖基金投資回報唔達標,所以好多都考慮轉移資金去新嘅基金經理。事實上,一億或以下資產規模嘅小型對沖基金,比以前更受機構投資者歡迎。」

前雷曼分析員 創公司響名堂

在成立Simplify之前,Brian Shapiro曾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任職研究分析員及助理基金經理,又曾成立投資諮詢公司CarbonBased Consulting,專門以數據資料支援基金公司「起家」。

回想當年入行經歷,他認定自己是幸運的人,「我爸爸以前都係行內人士,所以我十五歲已有機會到華爾街實習,每日着住西裝,跟比自己大十年、二十年嘅同事穿梭扒房、酒吧,同金融界人士打交道,唔係人人都有呢啲機會。」他說。

「芬佬」決定 成敗關鍵

多年來,他見證過基金公司由寂寂無聞至闖出名堂,亦見證過行內失敗者黯然退出,故深明「人」的重要性-「芬佬」才是一切的關鍵。在他眼中,最出色的基金經理是知名對沖基金Elliott Management的創辦人Paul Singer。

他表示,「這家規模已高達250億的對沖基金,在過去逾三十五年的年度化回報均逾8.5%,可能不算非常吸引,但卻是最平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