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去年第四季開始反覆上升,成交額更屢創新高,在大牛市之下,成功展現了內地散戶規模之龐大,資金之雄厚,難怪台灣亦希望從中分一杯羹,有意開放大陸一般投資者到台灣開設證券戶口,買賣台股,務求在資金推動下,激活台灣股市。滬港通推出以來,市場反應一直遠遜預期,反而台灣股份有其獨特性,只要台灣當局訂下的細節能符合內地人的「口味」,相信仍然有其吸引力。

自去年第四季以來,內地股市由谷底回升,不僅指數反覆上升,成交額亦屢創新高,去年十二月滬深兩地股市成交額,單日更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全年更達75萬億元人民幣,冠絕全球,將美國紐約及納斯達克兩大市場亦比下去,可見內地散戶強勁的購買力,對推動股市及資本市場有正面作用。台灣金管會有見及此,亦有意開放內地一般投資者到台灣開設證券戶口,下單買賣台股,務求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市場估計政策最快今年第三季落實。

目前,大陸資金到台灣,只允許透過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投資台股,而台灣已開放給券商可對FIDI(華僑及外國自然人)投資台股及境外產品的相關業務,但排除了大陸投資者,台灣是次透過開放券商的國際業務分公司(OSU),辦理大陸客到台灣開戶下單買賣台股,一旦拍板,將會是兩岸金融交流以來首度開放,意義重大。

事實上,過去台股有如一潭死水,交投疏落,但近年台股已積極朝向國際化發展,推出多項措施以吸引更多資金,而開放股市予內地投資者,相信有助增進台股國際化,讓更多資金流入,為股市增添更大活力,據統計,外資目前已佔台股市值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七,成效初現。

滬港通開通以來市場反應一般,尤其是港股通,每日使用額度長期偏低,反映內地投資者對投資港股興趣不大。在滬港通成效未見,A股炒得熱烘烘之際,台股開放予內地投資者,目前雖未知能否吸引大陸股民,但對本港市場或多或少都有威脅。現時台股有不少電子科技業相關股份,相比港股來來去去只是投資AH股,或是與內地相關的股份,對內地散戶而言,台股吸引力明顯較港股大。

數據顯示,二○一四年外資淨匯入一百五十九億美元,可見台股有其吸引力,故外資願意將資金停泊在台股。

另一方面,滬港通失敗之處在於「限制」多多,入場門檻之高嚇窒一般散戶,故相信台灣當局會吸取滬港通的經驗,在訂立配套措施及相關規定時,包括內地人買賣台股是否有上限及數量等限制,都會加倍審慎,以防在門檻過高下,嚇怕內地投資者,重蹈滬港通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