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A股的特色向來是一炒就瘋。儘管官方預示在經濟改革下,難免要接受一個較低速增長,並多次重申不會重蹈○九年四萬億救市的覆轍;可是投資者對人行貨幣政策由緊轉鬆的期待,使滬綜指短短半年間,由兩千多點起步,升至日前接近三千二百點水平,令A股成為一四年下半年全球最佳表現股市。期間,不單止滬深兩地股市成交金額超越華爾街保持多年的紀錄,內地股民孖展炒股也愈借愈狠,上星期兩市融資餘額突破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底的三千五百億元足足翻了兩番。

在這股資金狂潮帶動下,A股市場兩極化情況更見嚴重。本周一,滬綜指創下三千一百八十九點的四年多新高,大市值銀行及金融類股份獨領風騷,反之其他行業板塊表現相形見絀。當天,滬深兩市跌停板股份近三百隻,足足是漲停股份的十倍之多,尤其以小型股主導的創業板早於上星期高位累積超過一成的跌幅。到昨天,連滬綜指也上演高台跳水,不能說不嚇人。

資金追逐金融類股份,置其他傳統行業於不理,原因不難理解,金融類股份經歷漫長調整,市場本有共識,面對資產質素由高峰步入轉壞的周期,再加上人行推動利率市場化,網絡金融競爭,可見未來金融業暴利不再,盈利能力極有可能逐漸削弱。

不過,歷史谷底的估值已預先反映業績輝煌不再,加上內銀本身市值大、交易量高,擁有較理想的市場深度,終見七年來投資態度突然一百八十度轉向,股民一擁而上。此外,內地投資者對中央推動國企改革的信心日漸增加,而人民銀行減息又比市場預期來得早,升浪一發不可收拾。

今次透過孖展借貸的槓桿融資支持,中資金融股帶動股市升浪可以維持多久?諷刺的是,儘管內銀股急升,在多年來股價停滯不前下,估值依然貼近歷史低位,預期一五年市盈率約六倍多,較國際金融類股份平均十二倍水平,足足打了五折。究竟哪一個價位才算合適水平,已足夠令追求客觀比較的投資者頭痛。

中國政府多年來托市不成,刻下在A股復甦初期,壓制資本市場擴張來抵銷內地實體經濟疲弱的誘因顯然不大。內地投資者也深信,政府在股市過熱時或會出口術幫股民退一退燒,背後卻樂見升勢持續,存備率也有充分下調空間,為股市注入新動力。

滬港通北上額度「日日有餘」,可見外資為主的香港股市玩家對A股未來發展,想法與散戶為主的A股市場有所分歧。短期而言,究竟是A股繼續反地心吸力,猶豫不決的基金經理被迫追逐資本盛宴,抑或是內地投資者在位高勢危的A股減磅,南下掃入估值偏低的H股,暫時來看後者的可能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