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經歷七年「熊市」後,今年下半年終於一洗頹風,現在更變了「瘋牛」,這種戲劇性逆轉,不可能沒有中央「首肯」,把股市作為宏觀政策的一部分,吸引民間資金協助政府及國企脫困,又一次被擺上枱面。A股被當作政策工具早有前科,惹來不少批評,並且總是以散戶接火棒輸錢埋單,恐怕今次也不例外。

由於A股近日實在升得太急,看來已打亂了中央的部署,在資金大量湧入股市的同時,銀行擔心存款大量流失,當流動性減弱,隨時有爆發「錢荒」的危險,反過來又令人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壓力大增。在這種近似計劃經濟的思維下,任何政策總可以想得很美好,可惜必定難以面面俱到,尤其是市場反應難以預計,結果多數以失控收場,難怪官媒現在不斷示警,訴說「慢牛」才最符合國情。

內地經濟持續疲弱,反觀美國及日本通過量化寬鬆政策,提振股市化解金融、債務及經濟危機,或許中央從這些做法得到啟發,在下半年開始採取積極措施激活股市,滬港通、擴大QFII和RQFII額度、融資融券及減息等,無不是希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股市。

自○八年金融海嘯後,內地四萬億振興經濟帶來了高槓桿的後遺症,地方政府及企業債台高築,減債去槓桿成為當務之急。中央的如意算盤是透過振興股市增加直接融資,隨着股市上漲,上市公司的市值擴張,再融資的金額增加,除了有利於實體經濟之外,地方政府亦可通過資產證券化降低債務風險,提高償債能力,解決地方債包袱。此外,被說成是國企改革重頭戲的混合所有制,要吸引民間資本入局,同樣需要一個有錢景的股市來提升企業估值,以及作為民資將來退場的平台。

內地當年開設「股市」,目的是解救國企改革無錢不行的困局,今次則務求達到協助政府及企業去槓桿,可惜成效未見已浮現反效果。年尾一向是資金流動性比較緊張的時間,隨着股市轉趨暢旺,銀行存款明顯流入股市,而存款下降,將迫使銀行減少放貸,或尋求成本更高的融資方式。由於存款保險制度擬於明年實施,銀行為吸引存款,將進一步推升融資成本,令銀行百上加斤。而且,在資金短絀下,相信不少中小型企業及新興產業將繼續陷於困境,如果未能得到更多融資支持,隨時引發倒閉潮。

股市進入「瘋牛」狀態,肯定打亂了中央一廂情願的部署,目前關鍵問題是能否令「瘋牛」放慢腳步,令股市更能配合經濟轉型。此外,央行是否要透過全面降準,來解銀行水緊之急,同樣陷入了兩難局面。人為地替股市造牛,只怕未見其利先見其害,高槓桿問題未能解決,經濟復甦更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