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早前撰文指出佔中事件影響深遠,未來政府推出大規模土地供應計劃時,可能遭到更強的反對聲音,令住宅單位供求失衡情況更難解決。但靜下來想一想,有危亦必有機,實際情況可能比早前想像好。

香港社會在回歸以來舉步維艱,大部分市民對政治和社會問題漠不關心,很多議題被少數既得利益者或為反對而反對的團體操控,出現挾持大部分民意的怪現象,在有關發展工程項目時特別明顯,政府每推出發展項目,均遭受到強大的反對聲音。

樓價愈升得高,反對發展的聲音愈大,政治團體則以政府高地價政策為禍社會作藉口,推動年輕人上街抗爭。

物極必反,現在已引起很多沉默市民的反彈,不希望自己的意願再被騎劫。如果社會能孕育出新的政治氣候,扭轉少數挾持大多數的怪現象,或可因禍得福。

樓價高企不下,政府推出多項行政措施也未能見效,主要原因是供求失衡。

沙士後政府為了重建樓市信心,一方面停止主動賣地,另一方面大幅度削減發展用地的地積比率,供應大幅減少,樓價回復上升動力。

土地發展 邀民論政

金融海嘯後各國大印鈔票,樓價更如脫韁野馬節節上升。但時移勢易,減少供應容易,再增加供應卻困難重重,市民見到此情況惟有恐慌性入市,進一步推高樓價。

土地是社會的資源,如何運用應由市民自決。樓價長期高企的情況下,市民沒有可能反對政府加推發展用地,惟過去少數民意往往凌駕大多數民意,令政府推地計劃受阻。

如果市民積極參與論政,相信大多數市民的意願可作為施政依據。香港有七百多萬人口是不爭事實,若要增加香港的競爭力,有可能要把人口增加到一千萬,香港如何提供足夠的房屋容納增加的人口?

增加供應 放寬密度

筆者相信可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是增加土地供應。香港不是沒有土地,而是大部分土地受各種規劃限制,不能用作發展用途。例如佔全港面積六成多的郊野公園,是不是可以撥出一小部分供發展之用?為甚麼郊野公園的界線一經定下來便不可動?填海也可提供若干土地,但填海成本極為高昂,只適用於鄰近市區的海域方可抵銷造價。

另一方法是檢視全港的發展密度限制。現時建築物條例的地積比率限制從七十年代初期落實使用之後從未變動,四十多年來人口和商業活動增加了不少,昔日的地積比率限制是否還合時宜?

有學者建議把工業大廈改裝成住宅,以解燃眉之急。那麼可不可以提高住宅用地的地積比率限制,以增加住宅供應?

房屋是民生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能解決市民的居住問題相信可大幅減少市民的怨氣。佔中過後的政治生態如能讓主流民意重新當道,相信土地供求失衡的情況亦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