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十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博鰲論壇上公布滬港通計劃,把滬港兩地股市互聯互通,外界視為內地開放資本帳的前期試驗計劃,具有重大的發展意義。經過大約半年倉卒籌備,中間更經過一段可能擱置的疑惑,今日終於啟動,可見來之不易。要將兩個監管機制存在差異、市場文化南轅北轍的市場打通經絡,牽涉人力物力之巨大,可以想像得到。

市場關注兩地股市交易的技術問題,例如滬股通涉及資本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及營業稅的處理,以及結算面對人民幣兌換上限的處理,這些問題在滬港通準備過程中一直未有任何風聲,臨近通車前短短一星期,監管當局才旋風式公布,上述各種問題通通大開綠燈放行,稅費三年免徵、每日兩萬元人民幣兌換上限獲撤銷,「效率」之高,令人側目。為了配合國家資本帳改革進程,兩市通車大前提下,一切規範都要全部讓開,可見改革決心之大,也貫徹內地國家政策可凌駕一切的作風。

滬港通政策曝光以來,A、H股差價持續趨向同股同價的方向,從恒指A、H差價指數上周持續企穩在一百樓上,反映之前H股股價高於A股的情況已逆轉,A股已倒過來稍高於H股。開車前夕,經過基金一輪偷步掃貨,其實已提早完成滬港通目標之一,即收窄兩地同股的差價,今日滬港通正式開通,場面熱爆應屬預期之內,但熱度可維持多久,無人能料。值得留意的是,開通一段時間後,滬港通蜜月期完結,投資者新鮮感減退,以及周邊衍生的種種問題,才是新政策面對真正考驗之處。

常言道,股市是一個有效率的資金投票機器,由得知滬港通計劃至今,香港股市累積升幅僅百分之三點八,遠遠不及同期滬綜指的百分之十六點一升幅,資金投票結果預示了未來資金由南往北大潮,洪流威力遠比由北往南大。現實角度看,目前內地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長時間出現大量閒置,動用的也僅佔獲批配額三分之一左右,經歷長時間的A股熊市,不單對內地股市投資熱度減退,基金大戶就連跨境炒港股,興趣也只是一般,更遑論一眾對新政策缺乏認知、經濟誘因不足的紅色散戶,會突然食指大動,有興趣隔山買牛。

長遠而言,激活兩市互聯互通之後,本港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兩市交易文化逐步融合,佔A股交易量八成,散戶主導且相對「情緒化」投資行為,會逐漸侵入香港股市,有機會令未來港股波動程度加劇,而為滬港通放行,撤銷人民幣兌換每日上限,在現時兩地利率差異底下,亦有可能引發本地銀行存款外流,湧向人民幣高息投資包括一些金融產品,因遷就滬港通開車而產生的種種副作用,大家同樣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