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獨地方債務引起關注,私人企業亦融資困難,標普發表報告指「中國二百大企業的財務風險提升」,而同日公布的十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更按月大幅減少四成。一四年還有一個多月就成過去,今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企業的盈利能力首當其衝,多項改革措施遠水難救近火,是否加大寬鬆政策成兩難局面,但更大的難處是寬鬆未必是靈丹妙藥,捨他又無良方。

私人企業融資難早是老生常談,雖然今年中央多次定向放水,但貸款利率卻難以降下來,呼籲降準和減息的聲音則不絕於耳。阿里巴巴在美國引起熱潮,成功集資上市後,雙11銷售大破紀錄,現又再計劃發債,可是「阿里熱」的成功例子是百年難得一遇,企業做假帳和老闆走佬的消息卻時有所聞,今年內地更出現個別企業債務違約事件。像阿里此類企業,融資當然毫無難度,但其他企業則需苦思門路。

內地昨日公布的社會融資規模、新增貸款和廣義貨幣(M2)餘額增速等金融指標均遜預期,不少分析師將經濟差的原因歸咎於借貸成本過高,惟根由是銀行的資金成本提升造成水漲船高,在現時通脹放緩的前提下,人行本可放開手腳提供寬鬆條件,但即使通過各項措施注入流動性,以及銀行不斷發債和優先股補充資本,資金池卻如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深潭。每次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公布後,評語總是「市場需要進一步的寬鬆政策」,但數據也反映銀行的風險厭惡偏好在提高,銀行面對日益增加的不良貸款率亦有難唸的經。

在銀行融資捉襟見肘下,證券市場本可提供助力,但中國卻自廢武功,將IPO關閘一年多之久,早前才像突然醒悟過來,為股市催谷打氣,但關閘的影響已在社會呈現,現時審批速度仍然限量,無疑有新股上市均可炒至天高,但不能與集資功能相提並論。

每套微刺激措施收效均是短暫,十月的經濟數據繼續下行,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更創十三年低位;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多個省市工業陷於停頓,十一月的數據難以樂觀,全年GDP增長百分之七點五的目標已不敢指望。中央近期密集批出七千五百億元人民幣的鐵路及基建工程,又以籌建的「一帶一路」引來熱話,希望能抵銷房地產投資放緩之影響。今年下半年開始,金磚銀行、亞投行、絲路基金、一帶一路等所謂「中國版馬歇爾」橫空出世,將過剩產能進軍海外是如意算盤,恰如「新型城鎮化」曾帶來無窮想像。

想像當然美好,但在海外搞基建的風險更難控制,在墨西哥已到手的高鐵合約突然單方面取消是最佳教訓。中國經濟正進入死胡同,所以倒逼出連串改革和嘗試「走出去」,但未來面對的挑戰可能一年比一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