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停止買債,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畫上句號,儘管為免引導市場猜測過早加息,低息承諾不會有多少改變,但量寬退出後,大量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出,並引發美元匯率全面上漲將成一種趨勢,影響新興市場的各種資產價格下跌,並引發貨幣下跌。

美元強勢亦必定會影響以美元計價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全面下跌,最近國際油價大跌,便與美元強勢有關,並立即影響產油國及新興國家的財政收入,比如巴西、俄羅斯等資源產出國收入倒退,令當地貨幣轉弱。這兩大新興市場弱勢更會引發國際資金加速逃出新興市場。

美國哈佛大學豪斯曼教授研究表明,若以當前價格衡量,○三至一一年美國、英國、日本及德國的名義GDP累計增長分別為35%、32%、36%、49%(均以美元計算)。同期,巴西、中國、俄羅斯、印度、哈薩克的名義GDP增長率分別為348%、346%、331%、203%、500%。

貿易條件呈惡化

不過,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更多的是名義GDP增長,而不是實體經濟增長。比如,期間巴西的名義GDP增長比中國還強勁,但當中只有11%來自實體經濟產出的增長,89%增長來自物價上漲及巴西貨幣升值。中國名義GDP增長更多是來自以住房為主導的資產價格全面上漲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當這些新興國家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增長遠遠超過實質經濟增長,會導致資產價格快速上漲、貿易條件惡化、貿易帳逆轉、貨幣停止升值甚至貶值等。

屆時,早期流入的資本逐漸撤出,經濟就會放緩甚至衰退,面臨金融及經濟危機。當廉價資金盛宴結束,局勢或發生根本性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