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迹象顯示,中國的定向微刺激政策,支持經濟的藥效正逐步在過去一個季度浮現。國家統計局公布,一至九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四萬三千六百五十二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百分之七點九。

九個月利潤累計增速百分之七點九,儘管較一至八月滑落二點一個百分點,但單看九月份,按年升百分之零點四,扭轉了八月份倒退百分之零點六的下跌趨勢。當中以私營企業表現最顯眼,一至九月增長百分之九點七,比國有企業僅得百分之零點二的增幅強得多。

今年歐日成熟國家經濟疲憊,中國則處於結構性改革中,粗放型耗能的日子不再,加上美國啟動頁岩油出口,種種因素影響,環球能源價格持續疲弱。從行業分類數據可看到,內地規模以上企業營收倒退實屬非戰之罪,主要被上游資源行業拖後腿。

在四十一個工業大類行業中,三十三個行業利潤按年保持升幅、一個持平。七個下行的板塊中,最差勁是煤炭及洗選業,累計利潤按年下跌四成七;其次是石油及天然氣開採,下跌一成一。此外,能源價格走低,又撞正九月開始,內地油氣企業要核算列支石油特別收益金,對利潤構成直接負面影響。

以企業盈利探視內地經濟冷熱,或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回顧近兩個月經濟數據,經濟與企業盈利能力,出現中期調整拐點的可能性不能抹殺。在八月份,內地經濟數據曾出現集體倒退,去到○八年四萬億銀彈救市後最嚴峻一刻,當時出口連續兩個月萎縮,發電量出現今年來首次倒退,城鎮固定投資創十三年最低增長,商品房銷售面積大跌近一成三,PPI接近兩年半持續負數。

可是,隨着人行更積極以定向定點,扶持三農及小微企業推行的降準措施,以及為五大行提供常備借貸便利(SLF)等政策陸續推出,內地經濟開始「水」到病除,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企穩五十盛衰線上,九月份在五十一點一,較市場預期會倒退為佳;同月,進出口恢復增長,工業增加值升幅擴大,新增貸款由八月份反彈兩成二,發電量恢復增長。中國經濟正從海嘯後最嚴峻一刻,逐步站穩陣腳。

人行今年以來並無啟動結構性貨幣政策,也沒有全面降準及降息等,一直保持指定流向,以精準導引方式避免經濟收縮過急,大方向正確。隨着國際油價回落,內地樓市調控開始收效,通脹回落到百分之一點六的四年半新低。

內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延續,人民幣匯價彈性漸增強,有利央行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的自主性,將為未來經濟改革一旦出現緊縮過快局面,預留了貨幣政策逆周期操作的高強度重招可用,未嘗不是先苦後甜的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