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公布下季賣地計劃,預算可提供6,700伙住宅,本財政年度首三季的供應量可達16,800單位,約佔年度供應目標的九成, 料今年度私樓供應達標。

近期樓價急升,遏抑樓價上升最治本之策,還是持續增加供應,令供求恢復平衡。發展局早已洞悉箇中道理,決意尋覓可供住宅發展的土地,並按序推出市場以招標方式出售,發展成為私樓的新增供應。

按照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所訂目標,十年需求47萬單位,當中40%為私樓,即每年平均18,800伙。今次公布賣地計劃後,有指港府「追數」急推地,筆者對此不作否定,但認為港府有必要這樣做,且要「追」到夠為止,一旦缺口打開,累積數量愈大愈難追回。

天榮站成達標關鍵

而房屋供應不能只靠政府推地,半政府機構如港鐵、市建局等亦肩負責任,彼此配合推項目時間,以達致上述指標。第三季推地側重一「鐵」一「局」,當中以港鐵佔較大比重。較為矚目的是曾流標的「天榮站」項目,再推能否成功標售,是整季達標的關鍵。

較早前市建局觀塘市中心項目修訂條件重推成功,繼後港鐵大圍站也引入A、B餐讓發展商選擇,初步獲得積極反應,相信有關當局已找到解決「流標」的答案。

首先港府評估地價會否因應市場變化而作出調整;其次是降低龐大項目風險,當中包括拆細項目、入場費不設限,以及一些市場稱為「減辣」的技術上修訂,如允許改細單位及延長指定建築物的完成期限等。若能夠吸引更多發展商參與競投,愈有機會成功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