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缺乏自家生產的品牌,但地理環境、政治經濟等因素,令香港樓市多年來成為國際品牌,世界各地資金對本港樓市信心一直高企。但近年樓市政策一再加緊,本港物業在環球市場之競爭力明顯下降,這個情況不但發生在住宅物業市場,連同一向廣受外國公司垂青的寫字樓物業同受影響。

再說另一香港經濟命脈-旅遊業。近年社會上有聲音提出「反自由行」,暫不討論中港矛盾這個深層次議題,在經濟層面上看,今天自由行的威力已有轉弱迹象,換取回來是各行各業叫苦聲音。這些叫苦行業不單是金行、鐘錶、高消費品等大商家;就連同茶餐廳等小本經營亦受影響。

滬自貿區前海掀競爭

由○三年至今,本港零售業是遵循着自由行效應來發展,至今他們已是不可分割。本港零售業還可承受自然調節的壓力,包括內地經濟放緩,內地客對高消費品興趣減弱,這些早已在這幾年反映出來,近年藥房、連鎖日用品店擴充步伐,就較珠寶金飾進取。但若自由行措施有變,對零售業打擊將會是不能承受。

香港樓市及旅業這金漆品牌得來不易,現已有被動搖迹象,香港要繼續面向市場,面向世界,當務之急是力保旅業及樓市這兩個經濟命脈。不可否認,內地形勢變化已為港澳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兩地在尋找出路之際,上海自貿區加快推行,前海等珠三角新特區崛起,新加坡競爭力迎頭趕上…

香港正面臨各方挑戰,時移勢易下,市場努力自行調節,施政上能否適時檢討、因時制宜?別讓過分的人為干預繼續影響自由市場運作,成為本地步向邊緣化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