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上市房託基金受惠近年低息環境,加上基金標榜高息回報,成功吸引投資者目光,但隨着美國十月結束買債,加息期最快明年來臨,本港零售業高峰期亦已過去,商場租金見頂回落,房託基金收益較前大為遜色似難避免。

本港房產信託基金市場發展不足十年,領匯於二○○五年上市,是本港首隻房託基金,目前約有十隻上市基金,八隻基金均錄得高回報,其中更以領匯表現最為出色,股價升逾三倍。要判斷一隻房託基金的投資價值,除了比較息率回報外,亦要考慮所持有的資產質素,因為資產質素佳,與商戶就租金的討價還價能力亦較高,收入增加亦有望增加派息能力。

適逢各主要經濟體近年競相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推高各類物業市場價格,香港更受惠內地個人遊政策,大量旅客來港購物,令本港零售業出現罕見的十年興旺期,得以支持商場租金持續大幅上升,房託基金租金收入亦水漲船高,支持房託基金的分派回報持續增加。

可惜花無百日紅,香港零售業出現盛極而衰情況,政府擬收緊個人遊名額,內地大城市旅客轉往歐美國家消費,來港旅客的消費模式亦由高檔走向中低檔,高級消費品銷量大跌,令香港零售業貨值連續六個月下跌。業界更估計跌勢未止,零售業由擴張期開始逐步走向收縮期,商場舖位由供不應求,轉為有吉舖出現,在在顯示租金有見頂迹象。即使暫未見到短期內急劇回落,對倚賴商場租金收入的本港房託基金而言,未來收入面對放緩風險,不應掉以輕心。

恒指公司早前表示下次指數檢討時,會將房託基金納入恒指指數系列選股範圍,大型房託基金有機會染藍,股價持續受到追捧,證監會擬修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月底刊憲,容許房託基金動用資產總值百分之十投放於物業發展、重建物業等等,變相容許房託變身地產商,可自行發展非住宅的收租物業,作為長線收租之用。

放寬房託投資限制對市場有何影響,仍須拭目以待,即時見到的市場反應是領匯遞交大圍站上蓋意向書,並計劃與其他發展商合組財團參與,令市場側目。但房託基金進軍房地產業務亦有很大限制,上限為基金資產總值一成,要成為發展商並不容易。

平情而論,房託基金轉型做地產商值得商榷,不但扭曲房託基金作為穩定收益工具的本質,捲入物業發展的市場波動風險,對於需要穩定收益工具的投資者並非好消息。房託基金為追求利潤目標,置本身的穩定性質於不顧,只會令房託基金名存實亡。房託基金若要達到可持續發展,必須考慮「走出去」,在其他市場尋求投資機會,才可擴大生存空間,令行業得以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