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部分香港人來講,一次世界盃的殺傷力,隨時大過三次股災。一般平民百姓,參與股市比例已經相當低,剩下的一班,不是久經戰陣,有一定身手,就是覺得股市高風險高回報,出擊時小心翼翼,所以炒股慘敗的個案,比以往大幅減少。

相反,世界盃掀起的賭波熱,就有比較多人去參與。賭波最大的問題是賠率低,變成每次投注金額可能會頗大,而萬一起壞個頭,為了追數,愈賭愈大,就會陷入死亡漩渦而無法自拔。

賭波風險被低估

而對於足球,許多人都會自詡為專家,但實際上卻不然,只不過是以印象行先,加上去到決賽周階段,今時今日各隊實力差距其實不大,伊朗要贏阿根廷根本不外差一線。最簡單可以看看今年NBA西岸決賽馬刺對雷霆,前五場互有勝負,而場場都是大比數分差,即是今次打到你無得打,三日之後又輪到我毫無反抗能力。這樣極端的風水輪流轉,即是體育比賽臨場發揮的重要性根本奇高,賭波的人嚴重低估這方面的風險,而自以為有控制感。

其實有一個問題,是學校對於賭博以至理財的概念,基本上全不理會,一旦發現就一味淨係識得罰。問題是人會長大,會踏入社會,到他們接觸賭博,就很容易由小賭怡情變成大賭亂性。

灌輸正確金錢觀念,對機會率的認知,以及心理問題的預警,其實是極度重要。自己中學開始賭馬,因為早接觸,在無錢時候經歷上述問題,反而養成自制能力。不過,對於一般學生而言,理應在一味懲罰與放任不理之間,有一條中間路,否則四年一度的盛事,只會不斷變成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