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錢荒後中央不斷拆彈,市場相信,內銀將資金無節制地導入非標準化的同業投融資業務屬錢荒主因。

人行在錢荒後新增設常備借貸便利紓困。(資料圖片)

央行後來聯同其他部委出招規範,遏止影子銀行催化劑-信託受益權;貨幣政策上則新增常備借貸便利 (SLF)及推流動性微調措施,在必要時施以援手。

信託受益權屬非標準化債權業務,即銀行投資於信託公司產品,而信託公司再向借款人發放從銀行所得的融資。第三方金融機構將會為信託公司提供擔保,並向借款人收取抵押。

由於信託產品回報率平均較債券高近兩厘、風險加權比率僅約25%,使內銀樂於向信託公司投入資金。

不過,上月中人行等五部委於半年結前發布《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通知》,列明信託受益權業務須以流動性高的金融資產為標的,不得以第三方金融機構作擔保,限制既有業務。

設SLF滿足大額需求

有分析指,去年錢荒根源是內銀在宏觀流動性充足下,透過信託過度放貸,導致資金存量不足,繼而推高理財產品利率吸存款,料新規下今年銀行同業貸款增速將減慢,資金面較充裕。

錢荒後人行新設SLF,滿足銀行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人行上月公布,首季常備借貸便利餘額為零,反映資金面寬鬆。而近日央行採取的定向降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操作,亦為市場注入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