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發布半年度外匯報告,儘管未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標籤,但發出了猛烈抨擊,直指近期人民幣貶值「史無前例」,表明嚴重關切中國放棄匯率市場化的改革,要求中國加大定期披露干預匯市。值此輪人民幣貶值再次撻着「匯火」,恐是久違的匯戰姿態重臨。

在報告發布之前,美國財政部高官已出聲在先,就是報告的調子。睇報告的火力,這次「發火」顯然不是即興地一鬧,至少有關乎大局的策略考慮,甚至趁機重燃匯戰。尤其不久前中國擴大匯價波動區間,顯示了改革的取向,美方亦曾表示歡迎。

這輪人民幣貶值,撇開驅趕熱錢的政策動機不說,無論就基本面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經常帳順差佔GDP比率回到均衡,還是基於美元匯價因退市轉強,在在都是解釋推動人民幣匯價下行的原因。較早前,國基會(IMF)總裁拉加德已表示理解,現在美國的發難顯得不顧情理。

事實上,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美國本身正是最干預匯價的。何況全球干預匯價之事並非罕見,例如委內瑞拉為增美元供給遏黑市外匯,一次性將本幣貶值八成九;又如日本推動安倍經濟學,大玩日圓貶值刺激出口,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在其任內多次表示「充分理解」。

依美國的雙重標準,別國能做的,中國不能做,一方面凸顯美元霸權有強權意志,而無合理與否的原則;另一方面自然亦顯其策略意圖,是借題發揮迫使人民幣服從其「再平衡」節奏,為此不惜犧牲中國的發展。在匯率平衡上,美國自謀利益最大化,懶理中國利益最小化。

雖然中國毋須理會美國政府的指摘,但匯率摩擦一向是貿易阻力,尤其在中國出口陷於低潮,而經濟加快下行時,美國就匯率發難,無異是添亂添煩。在發難的時點選擇上,頗有乘人之危意味,早在中國貿易超越美國稱雄時,就有分析指美國會有動作,現時果然應驗。

同時,有分析指今番發難的時點,處於世銀/國基會年度例會前,會議有意商討美國不願合作的改革國基會結構的議題,美國拿人民幣匯價作議題,是有意衝擊商討,應合國會的力抗國基會改革,實則亦是阻止包括中國的新興國,在國基會擴大話語權,足以顯示居心叵測。

當然,中國成為美國的匯率戰「箭靶」,除了美元霸權不容挑戰,為對抗中國經濟及人民幣崛起,美方刻意惹起爭端的因素,中國匯率機制存在的問題,亦成為別人生事的把柄。例如美國要求中國增加干預透明度,似乎是要求加強披露,並不一概排斥干預,有其合理性。

其實,強化干預匯率的準則和透明度,也是內地經濟運作的需要。這輪人民幣貶值,說是打破單邊升值、驅除熱錢,人民幣實際形成大V字走勢,有矯枉過正之嫌。熱錢固然驅除了,企業利潤也輸在匯水上,今後匯價若如此無準則大幅波動,企業亦難以把握做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