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花多眼亂,投資者選擇時不應只着眼於回報率,必須清楚了解產品投資「哪個地區」及「哪些資產」,銀行投資業務主管提醒,投資者亦需留意理財產品是否有鎖定期及其交投量多少。

購買理財產品須「三問」:一問誰的產品?二問投向何處?三問投向甚麼資產?首先投資者要多了解發行機構,如是否有違約紀錄、過往的投資表現等,然後必須清楚了解心儀產品將投資在「哪個地區」及「哪些資產」,如本港的股票、內地的房地產或海外的債券等,看看是否與自己的取向及可承受的風險相符。

睇鎖定期及交投量

恒生(00011)投資產品及顧問業務主管李佩珊表示,投資者購買產品除了要看投資回報,亦需要留意產品是否有鎖定期,有些產品可於一天內買賣,有些則最少一星期,甚或是更長時間;即使合約訂下的買賣靈活性高,亦要考慮到產品的交投量,若產品流動性低,或會出現沒買家接貨,或有較大折讓才可沽出的情況。

李佩珊分享,近年不少投資者選擇透過基金投資海外資產,如高風險投資者多購買歐洲股票基金,低風險的則多選擇海外資產配置基金,享受派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