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報告,給香港戴上全球貴租冠軍頭銜。發展及人力資源分配方案機構ECA的研究顯示,香港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租住三房住宅開支最昂貴城市。以亞洲城市計,與排第二的日本東京(全球第六),差距大拋離,由四年前香港高出百分之六,擴至最新的百分之五十五。報告選擇三房住宅,因為針對安置高級行政人員。

另外,國際房地產顧問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報告顯示,香港是企業安置員工全球最昂貴城市,顯著領先過去兩年排名第二的倫敦和紐約。在香港安頓每位員工,居住和工作平均開支每年十二萬三千美元,比新加坡貴一點六倍,分別是上海的三點八倍及孟買的四點四倍。

從兩份報告,香港貴租之「威」不僅全球稱冠,更是貴租得來還要大幅跑贏。是香港遠比別的城市宜居嗎?顯然不是。以往其他研究,曾羅列海外人才抨擊香港不宜居的多項條件。如果承認現今處於人才競爭的年代,兩份報告無疑揭示香港處於下風的一項重要因素。

香港貴租本是長期頑症,政府不但治理無方,貴租近幾年更登峰造極,事實上貴租的現實已是整體層面的,商業的包括寫字樓和商舖,居住的廣及豪宅和中小住宅,意味着由營商到民生,都承受着超高成本。政府要檢討近些年經濟表現,落後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首先就得檢討這一項拖累。

以往政府樂意張揚香港金融中心、成熟經濟體、人均GDP水平的威水,但與商業的貴租、市民的狹居相映,那種落差恰好成了管治的羞辱。一些中外媒體深入到香港的籠屋、板間房採訪報道,被用「揭普通香港人住房真相,條件慘到不敢想像」的主旨報道,外媒如此揭民生瘡疤,官員作何感想?

貧困階層夠慘,中產也好不了,外媒報出的「香港白領苦逼生活:市郊四十平米月租一點五萬」,窺管見豹,居住之重負可見。或者政府官員只因久居鮑魚之肆不聞其臭,對香港人居的差劣早已麻木,要靠外人的眼光、外來的揭破點出問題、點醒官員,應知恥圖變。

過去一年多政府頻頻出招,經過遏樓市努力後,住宅租金終於有所回落。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一月份私人住宅售價及租金齊跌,按年計逾千呎單位租金指數,按月跌約百分之零點四五。顯示的是可憐的跌幅,與香港租、售價拋離其他都會的幅度相比,可謂微不足道。

香港樓市扭曲性飆高,高收入、中產人士、普通市民皆不堪重負,完全是病態繁榮,要扭轉虛高治好病態,竟有如病去如抽絲的緩慢,勢必令經濟發展繼續受到拖累,市民持續受居住重負的煎熬。政府遏樓市仍待有恒心繼續努力。另一廂,回過頭總結樓市的歷史教訓,管治施政須徹底戒除「高地價、高樓價」理念,因為這模式與世界發展經濟潮流不合,與香港追求繁榮的現實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