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證監會實施保薦人新監管規定,包括貼堂機制,這是醞釀已久的制度改革,目的是促使新股上市(IPO)的保薦,有確實的盡職審查,確實承擔起把關的責任。這個為投資者歡迎的貼堂機制,被投行稱為「黑名單」、點名羞辱的制度,顯示了保薦人顧忌的態度,由此相信會造成新股上市的阻滯。

因為貼堂機制效應,在四月正式實施前夕,掀起一輪IPO入紙申請熱潮,希望避過貼堂機制。這一輪的搶閘,估計勢讓港股先甜後苦。所謂先甜,是帶來去年底今年初一波密集的IPO,而去年底適逢港股處於IPO全球排名二、三位之爭,密集IPO,終令港股保住了全球第二。

所謂後苦,是IPO好一輪旺場及在新規實施之後,恐有一輪IPO淡靜期。這實屬正常,保薦人手頭的IPO項目可以去的去得差不多,未去的項目得為符合新例重新檢視做足工夫。業界曾要求給予適應期,但未得到應允。實際上適應期意義不大,始終總有面對正式實施的一天。

一段時間新股上市有阻滯,這是改革很微小的代價,相比之下對新股若繼續沒有盡職保薦,所付代價就要大得多。以往新股上市後,業績隨即大走樣的例子並不少,顯示為了上市而業績造假的嫌疑很大,證監會重罰洪良國際,揪出中金再生申請其清盤,皆為事後追究實例。

問題是至此的「秋後算帳」行動,追究的是上市的公司,保薦這家公司上市的保薦人,豐厚的保薦收入袋袋平安,至於是保薦人疏於審計、核查,還是明知有假網開一面,無從追究其責任,吃虧的只是投資者。新規明顯是希望減少或杜絕新股上市後業績走樣,保障投資者。

儘管遭遇業界強烈反對,但新規雷厲風行,充分顯示了本港監管企硬的價值取向,就是保障投資者作為首要考慮。在港交所層面,即使IPO生意有所阻滯,面對生意與監管原則的選擇,決不可為爭取生意放棄監管原則,這是市場認同的價值取向。

對於這一點,阿里巴巴欲來港上市未終止的爭論是另一證明。阿里IPO無疑是宗大生意,但面對挑戰「同股同權」原則,市場普遍難以接受,港交所再難以割捨,亦不敢貿然網開一面。即使為長遠計,要找到接納阿里這類公司的方法,也不會容許動搖「同股同權」原則。

對保薦人的監管,亦鮮明體現了保障投資者的取向,市場無疑希望監管機構恪守監管原則。預計四月新規實施後,新股上市有阻滯,那也只是短期的事,保薦人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不可能長期不做生意,也終須面對監管新規,適應在這規範下做其保薦人的角色。

堅持上述價值取向,其長遠意義在於確保港股成為優質市場,可強化投資者的信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回應競爭時引用俗語謂「路遙知馬力」,用在上市公司求好不求濫,對本港作為金融中心做大做強的準則,是正好適合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