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今年踏入低增長年代,市場分析銀行業盈利增幅僅單位數,為○五年以來首次,巴克萊指,理財產品及互聯網金融造成內銀資金成本壓力上升,但分析指,若中國金融改革及經濟持續向好,內銀的估值將有望改善。

另外,市傳監管機構近期放寬內銀核銷不良貸款的門檻。

貸款增長放緩和息差收窄,加上潛在信貸成本上升,巴克萊銀行業分析師顏湄之預期,今年內銀的盈利只有高單位數增長,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交行(03328)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亦估計增幅僅8.3%,招商證券預測則為9.4%。內銀在○五年以來逐步上市,因受惠利率保護網,每年均保持逾兩成增長。

儘管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泛指繞開商業銀行作媒介,轉為直接融資)造成銀行資金成本壓力,但顏湄之稱,內銀並不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新參與者對銀行業造成很大威脅,而且期望銀行推出的貨幣基金可以應對其挑戰。

她更指出,市場也認為拆息高企、理財產品多元化及互聯網金融對經濟的實際影響有限。

地方債困擾礙股價

然而,中國地方債務及資產質素問題一直困擾內銀,工行(01398)A股股價近期更跌穿1倍市帳率,《金融時報》分析指,工行、建行(00939)、農行(01288)及中行(03988)的股本回報率均達20%,以地區過往表現,對應約2倍市帳率,可見負面消息令內銀股價被低估不少,但如果金融改革繼續推行,中國經濟向好,銀行估值仍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