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網頁自稱為「百煉傳奇」的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其總收益基金在金融海嘯後,一直獨領風騷,連番贏得Morningstar年度固定收益經理公司的美譽,惟這個光環剛被另一大型基金領航(Vanguard)所奪去。十月份PIMCO的總收益基金資產規模減至二千四百七十九億美元,被Vanguard的二千五百一十億美元爬過了頭,看似平常不過的一次基金勝負地位交替,其實帶來了幾方面的重要啟示。

其一,美國聯儲局○九年起實施了三階段量化寬鬆,推低聯邦基金利率至接近零水平,靠不停買債令債價高企,人為地造就了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債券超級大牛市,以固定收益投資為主的PIMCO自然回報豐厚,只是好日子在今年六月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為退市部署,拋出減少買債言論後急速消退,市場對未來息率的預期,加速了債券牛市告終,資金撤出才剛開始。

其二,量寬本義是救經濟,結果經濟救不了多少,卻吹起了包括股市、大宗商品等資產價格,催生了另一泡沫。當美國九月份失業率仍達百分之七點二,通脹只有百分之一點二,續受高失業、通縮壓力之苦時,美股卻經歷了將近五年的大升市,道指由○九年初的七千點樓下,漲到一五七二一點歷史高位,標普五百曾升抵一七七五點,同創歷史新高。股市節節領先,全球最大指數互惠基金的領航,擁多隻被動式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又焉能不受惠,回報水漲船高?

問題是按傳統的投資智慧,股市一向喻為經濟寒暑表,連綿的升市更須實體經濟來支持。這一回美國由海嘯前最惡劣的境況中好轉,失業率由巔峰時的兩位數回落,第二季GDP增長升至百分之二點五,但離目標仍有明顯距離,亦預期第三季經濟增長將按季減弱,放緩至百分之一點九,經濟復甦似有似無間,股市卻已跑得老遠,高位不斷突破正表明經濟寒暑表這個由來已久的投資概念已經蕩然無存。

其三,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聯儲局現時每月買債規模達八百五十億美元,資產負債表不斷膨脹,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非常手段」,但去年九月推行第三階段量寬以來,這種「非常手段」不知不覺間已經常規化,政治人物不敢亂動這常規,市場更耽迷於這常規之下而不思進取。

第二季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都活在美國退市的恐慌下,尤其是近年受資金氾濫吹熱的新興市場,出現了一次大規模震盪,股匯債市全跌,美股亦曾出現多次暴跌的剎那。每當美國公布較佳的經濟數據,市場即如臨大敵,以為退市快來,投資情緒即時冷一截的畸形狀態,顛覆了經濟向好是股市上升基石的理念,到最後市場反希望經濟數據不要太好,退市愈遲愈好。

金融海嘯是百年難遇的信貸泡沫,目前就正是流動性氾濫的另一泡沫,愈遲退市爆破的風險就愈高,聯儲局扭曲了金融市場的原有狀態,試圖以虛擬經濟泡沫去支撐實體經濟,以一個泡沫代替另一個泡沫的做法,只不過是推遲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