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金融市場有兩個「計時炸彈」,一個是影子銀行,另一個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這兩者正是國外金融機構對未來中國經濟不看好的理由。對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或政府性債務,儘管中央早幾年就在摸底調查,但一直認為風險可控,直到最近國務院突下令國家審計署,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全面審計,相信已意識到風險達到十分嚴重的地步。若再不拆除這個潛在的金融計時炸彈,將嚴重威脅金融體系及經濟穩定增長。

不過,對於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有多大,風險有多高,迄今為止無一個權威資料。即使這次國家審計署突擊審計,能否獲得到一個權威性資訊同樣令人質疑。因為地方政府性債務具隱蔽性,不僅在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能夠通過多元化的融資工具來獲得資金,也能夠把這些融資通過隱身於政府部門之外的投資公司來進行,監管機構根本無法完全掌握其規模及狀態。

其實,地方政府性債務的風險相當高,是以下幾個方面決定的。一是在早幾年地方政府官員為了短期內推高當地的GDP,地方政府以「經營城市」為主軸,借助政府對土地交易的絕對壟斷權,把土地作為抵押品,通過地方融資平台不斷舉債,對城市基礎設施大規模投資及擴張,令GDP快速增長。這種使用未來錢作為增加官員業績的方式,造成嚴重的投資饑渴症,強化了地方政府官員對城市過度擴張的激勵,也把金融市場的風險愈積愈高。

房產泡沫愈吹愈大

二是由於城市土地是地方政府融資舉債的主要抵押物,土地出讓金是融資舉債償還的主要來源。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土地出讓金快速增長,政府既要整合(所謂的儲備)出更多的土地以便交易,也要採取不同方式讓土地的交易價格持續上漲,房價上漲成了推高土地價格的最大推手,房地產泡沫也就是這樣過吹大的。房價上漲不僅強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進一步擴張,也掩蓋融資平台的風險,潛在風險愈來愈高。

三是由於地方政府官員不用對自己借貸的債務承擔責任,任何一個地方政府官員在其任期內都有債務擴張的衝動。既可短期內增加其GDP業績,也可為其尋租設定巨大空間,更不用為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問題承擔責任,因為地方政府官員只要任期一滿,責任就名義上轉移給下任了。

可見,當前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之高,是無以復加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之所以無暴露出來,主要建立在房價一直上漲的基礎上。房價上漲能推高土地價格,增加地方政府土地出讓的收入,作為抵押物的土地評估價格上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更願意向地方政府平臺融資,及地方政府投資饑渴症更是強化。但是,若房價下跌,房地產市場出現周期性調整,那麼地方政府性的債務風險都會暴露出來,這時,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也就爆發了。

可見,中央可能看到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高的危害性,但這些風險能否通過審計部門的審計就認識到其風險的危害性是不確定的。更有可能,最後審計的結論又會是所謂的風險在可控的範圍內,從而使得地方的政府性債務風險進一步增加與聚積,直到危機全面爆發!對此,市場不得不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