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己對數字有好感。所以,繼周一說完「五分鐘零兩秒前埋伏」後,今天;我想談一下,如何做到連續二十年,年回報不足百分之一的故事。根據彭博通訊社上周的一篇報道,那就是投資中國股票。

話說,第一家國企股青島啤酒(00168),於一九九三年七月在香港交易所(00388)上市後,中國概念愈來愈受歡迎。甚麼紅籌、窗口公司和民企,相繼走向國際市場,向海外投資者招手。上市地亦由香港走到新加坡、紐約、澳洲和英國。很明顯,中國概念是愈走愈火紅了!但事實上,假若你投資於中國股份後長線持有,你的回報近乎零。

你或許會質疑我的說法,中國過去二十年經濟增長,不單為十三億國民帶來前所未有的財富,亦造就了不少巨型企業。但偏偏,原來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計,即使把股息計算在內,整體中國股票在過去二十年,累積回報只有14%。亦即是,年回報少於百分之一,不足同期美國國債回報率的六分之一。更不要說,同期標普五百指數,升近452%。又或者,同期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升近322%,美國國債升近86%。而十個最大型股票市場中,只有迷失十年的日本跑輸給我們,二十年過去還是倒跌1%。

納指財富破壞力驚人

這難免叫沒有留意的人有點意外,因為怎麼說,中國二十年開放改革,已令個人平均收入升逾十倍。單單計在主要掛牌地香港的中資公司,便最少募集了近1,950億美元。銀行家酒友提醒我,這些抽取某一個時段,某幾個市場來作比較的方法是有點斷章取義,就像一些基金公司,把自己表現最好的基金,放大最好的時段來作宣傳無異。事實上,美股最大的泡沫,並不反映在標普五百指數中,而是在二○○○年前後,科網股重鎮納斯達克市場。納指由○○年超過5,000點的高峰,其後在○三年左右跌到近1,500點,期間破壞的財富,又何其驚人?

所以,這個故事的教訓,並非想說那一個市場比另一個市場表現好。反而是,自問並非特別有選股眼光,就別輕言發誓,要做一個像股神巴菲特的長線投資者。又或者,報道文章出一大堆中國市場數據的彭博通訊社,想繼續睇淡中國投資市場。不過,是有偏見,還是別有用心,一時三刻之間,我也無從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