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中國進出口雙雙下降,進出口分別錄得下跌百分之零點七及下跌百分之三點一,與上半年進出口分別上升百分之六點七及百分之十點四,簡直霄壤之別。硬要從好的方面睇,六月份的進出口數據擠乾了水分,從虛高回到真實,令進出口演繹了一次硬着陸,但消除了來自套利資金的威脅;從壞的方面看,數據給出的啟示是無論外需或內需,都不能為中國經濟帶來動能,進出口這般狀態,無疑預示經濟進一步下行。

總括上半年的進出口態勢,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一是一般貿易平穩,加工貿易卻乏力。顯示早前扭轉貿易過分偏重低端,效果已經出現,但在放棄低端的同時,增加高端的份額成效並不大,未能如願拆了西牆可補東牆。而且由於推動轉型的政策效應,這個低端流失、高端未興的勢頭,相信仍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二是歐、日雙邊貿易下降,對美、東盟貿易穩增。顯示中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對手在變,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進出口可能重返對美國的依賴。因為在當前全球的復甦中,美國是較為似模似樣的,但在有賴美國需求帶動的同時,中國也須有所準備,匯率及利率政策加深受到美國的牽制,以及來自歐洲的貿易摩擦干擾的夾攻。

中國目前進出口情勢相比往日的好景,可以慘淡來形容。不但過往以兩位數的增幅不復再,而且到了進出口雙雙負增長的地步,顯示世界大變,中國發展模式的轉身,遠遠跟不上時勢的變化。時勢如何逆轉,固然不是中國可以選擇的,但當局明顯有自身的考慮,既然主動地選擇了經濟變速、轉重,就當然有相應的政策取向。

中國希望從依賴出口的發展模式走出來,對策是促進消費、提振內需,但效果並不對稱,脫出依賴出口很快,促進消費卻很慢,從進口增長持續落後於出口增長,可見上述趨勢。依政策設計,當局希望以務工收入的大幅增長,推動向消費驅動經濟轉型,結果收入大漲了,消費仍未谷起來,產業成本加重,反而打沉了出口增長。

尚不止於此,當局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默認大幅升值的策略,不覺間成為壓垮出口的另一重負。就大增收入及大幅升值的政策效果而言,經濟脫出出口很快,但消費驅動來得很慢,勢必更加打殘出口產業,令經濟失去動力,加速下行。六月份進出口形勢,給市場的訊號就是估計人民幣升值將放軟手腳,甚至須逆轉為貶值。

在面對經濟轉型的需要,中國經常出現政策互搏的現象,使政策效果不但難以彰顯,甚至反而互為抵銷,以致經濟增長、改革成效,很大程度須依賴外頭利好,並且依賴對外政策互動,很難擁有充分的主導權,只要外國有不安好心的動作,中國金融或經濟就會起波折,甚至受損害。中國一直希望的專心搞好經濟的外部環境,始終還是可寄望而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