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欣澳具發展新市鎮的潛力。

港府採取六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組合,包括透過修改規劃用途、重建、收地、填海、發展岩洞及重用前石礦場等途徑,籍以增加中長線土地儲備。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就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諮詢,包括在馬料水、青衣南、大嶼山欣澳及小蠔灣、屯門龍鼓灘填海以及在中部水域興建大型人工島,筆者認為興建大型人工島增加供應,可行性較高。

大嶼山欣澳具發展新市鎮的潛力。

香港山多平地少,自開埠以來,不斷利用移山填海,為不斷膨脹的人口,提供可發展為住屋、商業、工業、休憩設施等的土地。面對中長期土地儲備的不足,政府有需要想方設法,增加土地供應,否則便要承受土地供不應求的後果,即是樓價高而尤其年輕一代無法上車的情況。

「填海」並不是甚麼新鮮事物,舊啟德機場是靠開山取土填海而成,而香港的新市填,包括沙田、屯門、荃灣、青衣、大埔、以至將軍澳等,也都是靠填海及規劃拓展建成。新近諮詢的各項填海計劃,部分是老調重彈,但今天的客觀環境已跟當年有很大轉變。

欣澳龍鼓灘可填海

北大嶼山欣澳填海是可行的,港鐵東涌線為該區提供出入市區之間的快速交通連繫,現時該地附近沒有屋苑,不怕有景觀遮擋等反對聲音。筆者建議把握機遇,同步研究把東涌發展成自給自足、均衡發展的新型新市鎮。

龍鼓灘一帶目前尚未發展,該地鄰近赤鱲角連接屯門海底隧道口,以及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的接駁點,透過鐵路建設,龍鼓灘有條件被發展成屯門新市鎮的延伸,為在港西部工作的工程人員及經常來往深西的人士提供住宅及社會設施用地。

在港境中部水域建大型人工島,是未來提供大型土地作長期土儲的希望。筆者原則上支持這個選址,初步提出兩點,第一,大型人工島的成敗繫於與陸上交通的接駁連繫,應以橋樑或隧道連結香港仔及南丫島,配合鐵路連線,人工島便可發展成港南新型新市鎮。第二、港南水域適合發展國際遊艇賽等水上活動,在新人工島規劃中,可考慮在海旁預留土地作這類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