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樓 脫穎而出

土瓜灣在九龍的舊區中,算是發展較慢的地區,在發展初期有不少工廠設於區內,其後才漸漸演變成住宅與工廈混雜的區域。時至今日,沿土瓜灣道而行,依然可見工廈與住宅物業隔道對望,在這些舊樓群中,偶然會發現設計新穎的物業躋身其中,包括位於土瓜灣道的單幢式住宅潮樓,為鍾情舊區的買家提供新式住宅單位的選擇。

土瓜灣在古時是稱為土家灣,由於廣東話經常將陰平的「灣」,讀作為陽平的「環」,所以出現字面與讀音不同的有趣情況。昔日的土瓜灣是有村落發展,名為「土瓜灣村」,坐落位置鄰近土瓜灣天后廟。

人流旺 沿街老牌物業多

據悉,早於一八一九年已經有記載該村,其屬於為數不多的九龍半島古老村落之一。而相對於紅磡和九龍城等地區,土瓜灣的早年發展屬較緩慢,因此土瓜灣村及至一九二○年才因市區擴展而消失。

區內的發展是要待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較明顯,事實上,在五十年代,土瓜灣仍然屬荒蕪的區域,直至發展成為工業區後,才漸見興旺,其後並陸續有商舖及住宅的出現。

該區有多條主要道路,包括連接馬頭圍道與宋皇臺道的土瓜灣道,據了解,由於土瓜灣道發展時是臨海大道,因接近土瓜形而得名,該街道向來有不少商舖,故人流暢旺,而沿街而建的物業多於早年發展,因此不少物業的樓齡已高達四、五十年,即使是區內的最大型住宅項目偉恒昌新邨,亦是坐落於土瓜灣道,其發展至今已逾三十年。

住宅與工廈夾雜的土瓜灣道,新物業數量不多,其中落成僅約五年的潮樓,乃沿街最年輕的住宅,該廈原址為油站,發展商中國海外購入後,獲重建為現代化住宅。潮樓單位數量不多,整體不足百伙,惟單位設計具心思,同時有逾五成單位設有對流窗,有助室內空氣流通,加上戶戶設有由環保露台及工作平台合併而成的大露台,增加採光與通風之餘,亦方便晾曬衣物。

不設會所 戶戶有露台

潮樓每層有4伙,建築面積約540至900方呎,實用率約72%,間隔分為一房、兩房及三房連套房,並以兩房單位的供應最多,佔整體約六成三。由於潮樓較鄰近物業為高,因此中層或以上單位已經坐擁開揚景致,其中A及B室是坐向東南方,中層以上單位可外望海景;其餘C及D室是坐向土瓜灣道,中層以上單位可望市景。至於中低層單位則僅能望樓及街景。

值得注意的是,潮樓的設計是傾向實用,因此物業不設會所,有別於現時大部分新盤設有住客會所。但是由於土瓜灣道有各式商舖及食肆,加上沿途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日常購物及交通配套上仍見方便。

潮樓屬單幢式發展,總數不足百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