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尚難容身 中小企枉為支柱

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出六招支援中小企業,顯示扶持中小企,政策未缺位。六招的作用在於,協助中小企籌集資金和開拓新市場,一定程度對應了中小企的燃眉之急,但從宏觀看去,相比全球經濟大局的難境,六招充其量等同止痛藥,要論解決中小企長遠的生存發展,未有治本的作用。憑六招扶持中小企,應對經濟環境的挑戰,恐怕是聊勝於無而已。

預算案表示,中小企是香港經濟及就業市場的支柱。那是因為中小企佔企業的絕大多數,聘用逾一百二十萬員工,佔私營經濟就業的半壁江山。雖然被捧為「支柱」,但中小企在本港經濟這座大廈之中,只能算是磚瓦。即使有重要的作用,卻無相應的地位,如果不是金融危機殺到,粉碎了金融足以養起港人的大話,中小企又怎能以其創職的功能,被捧為「支柱」呢?

香港經濟大格局,長期以來是金融與地產主力支撐,貿易作為另一條支柱,重心向北偏移,與內地經濟大局更為密切。一場金融危機殺到,將內地與世界的貿易聯繫打殘,本港許多依附貿易的中小企都元氣大傷。更嚴峻的是,未來看不到恢復以往貿易繁榮的前景,換言之,中小企可以靠甚麼機遇恢復元氣?

眼看歐美發達國需求恢復緩慢,政府不得不橫下心,助中小企開拓新市場,路向是對的,但見效是慢的,中小企能否在緩慢的開拓中,捱到見曙光的一天是有疑問的,因為「捱」的成本實在太高。拜金融與地產繁榮所賜,貴租成為經營成本的重中之重,人工、物料等等百樣騰貴,中小企鮮有搵得夠抵銷成本有賺的,一個「捱」字道盡艱難,要長捱更艱難。

對於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政府自詡反應良好,但據中小企反映,政府以往即使力谷,反應也不算太踴躍,一方面是業務量一直偏於淡靜,不足以拉動可觀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是借貸成本仍然偏高,加上申請手續繁複,亦削弱融資的意欲。如果對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不切實優化,預算案即使宣布延長計劃一年,實際提振作用並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還是拜地產繁榮所賜,樓價可觀的升幅、租金可觀的回報,使任何一門生意的賺錢能力都大為失色,更不用說中小企所守着的苟延殘喘經營。房地產非理性繁榮,引誘大量的中小企資本,離開長期不見曙光的經營,加入房地產炒作行列;中小企東主被樓市的瘋狂吸引,消磨了經營的意志和耐性,更可能是踏上退出經營的不歸路。

房地產非理性繁榮造成高成本效應,亦令新進有志創業者倍感艱難,中小企結業的結業了,創業的卻創不成,有愈玩愈縮之勢。本港中小企傳統上,是在外向型經濟模式中發展起來的,政府現時欲主導一種「內向」(向內地發展)的模式,能否打救中小企?內地市場無疑很大,但資本亦很多,外向意欲很強,企業都不欲窩裏鬥拚得你死我活,紛紛謀求「走出去」,本港中小企又怎會樂於以其「棺材本」去內地拚一回呢?拓內地以謀打救,不足以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