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常飄忽 平常心難得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去年銀行代客結售匯總順差一千一百餘億美元,按年下降七成,外匯局認為去年外匯供求狀況基本平衡。就數據解畫是針對全球量化寬鬆引起的熱錢憂慮,睇去年的情況,熱錢流入的說法尚缺乏支持,但外匯局對今年情勢的研判,認為存在較多不確定性,是宣示保持警覺的取態。市場能否隨着外匯局的引導,對熱錢消除恐慌保持警覺尚不能確定。

早兩年,隨着人民幣升值預期高漲,熱錢流入伴隨高通脹、資產泡沫,曾引發高度的緊張,當局亦展開針對性的打擊防範。不料在高增長逆轉、經濟下行後,海外大舉唱衰中國,反而引發資金外流的恐慌。

然而,現在內地經濟企穩並有回升迹象,對於因而引發資金重新流入,似乎可說是合理預期,尤其全球量寬風行,與早兩年相比情勢更甚,對熱錢流入難免傾向寧可信其有的心態。

熱錢對中國鐘擺式的擾動,客觀上無形地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一方面對市場管理者來說,熱錢根據經濟及金融大勢變化,有時流入有時流出被認識為常態,如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在自身控制,當局能做的是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訓練市場逐步適應熱錢的進進出出,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不必盲目恐慌。

今次就數據的解畫,顯示外匯局有緊密監察之餘,亦開始進入應有的「平常心」狀態,從其提出「改變單邊、線性思維,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雙向波動的風險」原則,可見對市場監測克服偏頗趨於持平。至於當今前瞻,看到中國經濟回穩之餘,未可偏廢世界經濟低迷,債務危機未除,地緣衝突難測,認為資金流不確定是合理判斷。

其實做到這些還在未成熟的較低水平,所謂熱錢只是資金的貶義稱謂,全球經濟體包括美、歐、日發達市場,資金流入流出是常態,視之為維穩金融的手段,並無甚麼抗拒心態;在中國熱錢被視為金融災星,最好不來。由此顯見,對熱錢抱持平常心更上一層樓,需要在管理上改變態度,視熱錢為雙刃劍,利用其裨益消除其破壞,才是趨於成熟的表現。

這是中國金融要上的台階,對熱錢不是單純一味地「堵截」、「防範」,而是曉得「利用」、「疏導」之法。否則熱錢流入怕,熱錢流走慌,別說世界不安寧,自身就在製造恐慌不得安寧。惟有這樣,對熱錢不至於為其規模、數額所恐慌,才能設法導引為我所用。正如最近外匯儲備的多元化舉措,用上委託貸款這一招,實際上熱錢流入是國際市場現實,將其導向海外幫助企業「走出去」,正是一套「四両撥千斤」般的化解招式,可望收取有利效果。

只有進入這種成熟境界,中國才有信心開放金融門戶,接通國際。事實上,以中國今天的財金實力,比對世界各國更佳,可說具備接通國際的最有利條件,時機雖好,只有管理水平提升,信心充足才水到渠成。人民幣加快國際化,作為接通國際的催化劑,正是推動中國管理水平提升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