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項目 與民資分食

刺激經濟穩住增長,內地正悄悄發力,上個世紀的兩大基建概念重新發光:一個叫做「西氣東輸」,現時所指是西氣東輸的第三線啟動,橫連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及廣東十省區;另一個叫做「北煤南運」,現時所指是蒙西到華中的運煤大通道,縱貫七省區。作為穩增長的舉措,西氣東輸與北煤南運,是平衡能源布局的一着好棋,而非國家GDP形象工程,尤其這兩大工程注入與民資分食的元素,而顯得具有新意。

西氣東輸三線,是總投資一千二百五十億元的大餅,由於建成後改善東南沿海的能源結構,緩解當地供需緊張的矛盾,肯定是具效益的項目,建成後收益期長,可望投資回報不俗。這樣的項目去問中國三大油企龍頭,哪一家都有「獨食」的意欲,國家刻意引入民資,是顯示一種誘導姿態,縱然談不上有意重返國退民進,也是嘗試國資與民資共享。其實油企龍頭壟斷之勢已成,也迫使國家不容再強化其壟斷地位,引入民資亦是不可不為。

北煤南運的蒙西到華中線啟動,由於處在高鐵七.二三動車事故後,鐵路停建年餘後重啟的時刻,預示着新一輪鐵路建設潮的興起,出於與西氣東輸三線同樣的動機,國家亦有引入民資的打算。然而,與民分利共享的意味,與西氣東輸三線又不可相提並論,因為近年鐵路的營運收益並不吸引。儘管鐵路被稱為國家經濟命脈,一向是國資壟斷的領域,但其壟斷的經營方式已走到頭,改革只在遲早。

從經濟體制改革角度,堅持鐵路營運高速度發展已不合時宜,尤其前一輪高鐵發展大潮,一向包打天下、銀行信貸無限支持的鐵道部,目前已負債纍纍,缺乏足夠財力再邁出發展大步,從而由倚重發展高鐵,轉為大建普通鐵路就是必然的事,並因而採用多元化融資方式,包括引入地方政府及民間資金很有必要。可見現狀給人的印象是,鐵路發展走上這一步是「逼上梁山」,純以經營論始終沒有壟斷的來得感覺舒服。

當然,地方政府對於當地建成合縱連橫的鐵路網,積極性是頗高的,但是論缺乏足夠財力,地方與鐵道部又何嘗不是半斤八両,根本好不到哪裏去,甚至可能更差些。鐵路已成為高投資成本的項目,因此這一輪鐵路建設大潮,藉「穩增長」的政策需要而起,但未宜太過高估其規模與進度。

內地壟斷行業及大型基建項目,民資如何參與及分享,並沒有太多經驗,實踐上可能更多是邊做邊完善,但是打破國資壟斷,給民企民資以發展空間,是方向正確而且必要推行的。可以說,這是宏觀發展由結構失衡,扭向均衡的必然途徑,其實中央以往費盡氣力宏觀調控,想方設法打壓樓市泡沫,只是一直在這邊堵截、那邊堵截,收效微微,打開民間投資門路,是用疏導之法去調節,才可望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