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財富 承傳有道
財富承傳的要訣與中國道家思想頗為謀合。成功世代承傳的家族,都十分注重無形財富的承傳。家族承傳最主要的是將無形資產傳給下一代,而非僅是物質財富。如果只注重物質財富,只會愈分愈少;反之,無形財富愈分愈多,物質財富也隨之愈聚愈多。
近年來,家族企業爭產頻頻發生。第一代企業家本期望後代將家族與企業發展壯大,卻往往事與願違。莫非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家族企業成功的關鍵在於家族對企業的特殊貢獻,包括家族成員間因能分享價值觀與理念而合作無間。若這些特殊資產或無形財富無法順利承傳,家族將分裂,企業也難以為繼。
《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形財富只是利,無形財富才是真正有用的。「無」並非空無一物。空的碗可以盛菜,但首先必須有碗,無形財富就是盛有形財富的「碗」。企業承傳中,很多家族只是把「菜」(財)交給子女,「碗」卻沒有傳下去,「菜」(財)自然愈來愈少。
物質財富非最重要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物質財富生於無形資產。無形財富愈分愈多,物質財富隨之也愈聚愈多。反之,若能將無形資產傳承後人,有形財富也能夠被順利承傳。像某台灣富商有3位妻子,子女10餘人。富商死後將其一生建立的上巿公司股權注入慈善基金,使子女一無所有。
這一招可謂釜底抽薪,子女得不到金錢,「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專心靠自己,反倒更成功。在富商的影響下,子女們紛紛創業,其中一名更成為台灣最成功的女企業家和女首富。該富商家族的承傳經驗,放棄有形財富,不但沒有失去,反而得到更多。
我們常強調家和萬事興,不過很多企業創辦人卻把「和」與「合」混淆了 。強行合,必然導致不和,最後往往被迫分家。因此,即使後人共同經營,也應預留分解管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時讓家族後人之間保持距離,形成幾個家族企業集團的分支,反倒能夠實現更廣義的合,成員間更有可能保持和睦。以分為合或許也是道家以退為進思想的一種表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