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歐央行救市 默克爾施口惠

德國總理默克爾小休過後,又要披上鎧甲游戰於歐元區和德國反對勢力之間,復出首次發言先為歐元區打打氣,其「將盡所能捍衞歐元」及「支持歐央行有條件買債」的言論,被視為立場有所軟化,令投資者信心提升。不過,這場球賽只是歐國盃的後續,歐洲央行將球傳向德國,德國又將球傳給西班牙和意大利,但後兩者攻不克、守不穩、軟趴趴,並非上月在歐國盃所向披靡的兩支雄師。

債主和欠債人的利益絕不一致,但歐元一旦崩潰後果難料,默克爾安撫歐元區的動機可以理解,其與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三星期前的口徑完全一致,亦與德國副總理勒斯勒爾早前強調,買債須伴隨結構性改革及財政紀律的意思沒有兩樣,把選擇權拋回給西班牙和意大利。

歐央行買債要默克爾頷首,默克爾則不能漠視德國國內的反對聲音。現下她是拯救歐元最有力的一人,但她一方面要承受歐豬國家和歐央行的壓力,一方面又要向德國國內交代,稍有差池隨時裏外不是人,這場博弈戰惟有先看對手出棋見步行步,實際未有長遠解決之良方,有時甚至要出出口術,採緩兵之計。

默克爾是務實派,要求歐豬國家量入為出亦立場清晰,可是同盟者寥寥,更多人擔心過度緊縮恐會弄巧反拙,導致歐洲經濟復甦無期,德國和法國第二季僅僅避過衰退,但德國下半年也或難逃萎縮困局,屆時來自國內要求與歐豬國割席的壓力料會更大。

默克爾選擇在加拿大發話,不知是有心抑或無意,她讚揚加國的經濟成就,以及福利制度完善,但沒有招致債台高築值得借鏡。財政紀律和經濟增長是否可並行不悖,可能要待幾年時間實踐才能蓋棺定論,就算一國成功未必能代表他國也可效法,南歐人的散漫作風更令人懷疑,可否捱過勒緊褲頭的日子。

緊縮開支和刺激經濟是針無兩頭利,孰優孰劣各有看法,現時美國是走鋼索的例子,在債務超過GDP的情況下,仍推動減稅和赤字預算去刺激經濟措施,當然,美國的經濟數據較歐洲亮麗得多,但這筆債可能會留待下輩子才還。美國歷屆總統的如意算盤是,當經濟回復增長後,政府收入自然增加,危機亦可迎刃而解;即使預期落空,爛攤子也是下屆政府的事。

德國大選尚有大約一年時間,默克爾聲望仍隆,但敵對政黨隨時乘虛而入,下月將有兩大考驗—九月初是希臘能否獲取援助的關鍵時刻,九月中德國憲法法院將就歐洲穩定機制(ESM)是否違憲作出裁決。

希臘多番出手未能達到削赤目標,已超過債權人的容忍限度,德國官員目前對希臘的態度非常強硬,希臘的命運舉世矚目,西班牙和意大利亦如坐針氈,以現時的借貸息率來看,兩國正一步步走向求救的淵藪,求援意味着要受「三駕馬車」的財政監控絕非所願,然而捍衞歐元需要南歐、北歐共同捍衞,而非互相怨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