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業務破樽頸 政策放手嫌太慢

消息盛傳,香港放寬個人港元兌人民幣每日兌換限制,由每日兌換兩萬元提高至八萬元。這是一個很長時間的傳說,現在到了兌現事實的時機,因為太有現實需要。人行擴闊人民幣波動空間後,消除了單邊升值預期,本港對人民幣近乎熱熾的追捧驟然降溫,離岸市場的發展卡在一個不進不退的樽頸位,急需為此解套。解套的關鍵,是拓寬人民幣出路提高流動性,放寬每日兌換限制,是提高流動性的一招。

放寬兌換限制有望成事的佐證,是金管局已作出安排,向參與人民幣業務的認可機構提供人民幣流動資金。同時,規定認可機構的人民幣流動資產比率須維持在不低於百分之二十五的水平,計算基礎與法定流動資產比率相同。這套動作賦予認可機構更大彈性,促使其放手提高人民幣流動性,建基於這一目標,放寬兌換限制成為這套「組合拳」中的一式,是正常不過的事。

放寬兌換限制當然須人行首肯,但如果將這個批准說成對港「送大禮」,實在言過其實。在本港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不能理解為中央單向的政策輸送,而在本港有發展條件的基礎上,設離岸市場也是中央的需要。在以往的發展中,因為外資大量流入,內地被動發行了大量人民幣,迫切需要輸出人民幣,減輕在內地的流通壓力。這一段時期,當局加速與各國協議人民幣貿易結算,說白了就是輸出人民幣,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範圍。

中央對此急迫,體現在離岸發展的擴張上,這邊廂香港未成氣候,那邊廂新加坡、倫敦、東京又布點插旗,人民幣離岸業務,非但不是本港獨家經營,睇形勢香港還得在海外與人爭食。尤其近日上海與東京實行直接交易的一步到位,使上海一下子進入離岸市場的角色,建構起「一個中國、兩個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雛形。審視這段發展進程,如果說布點離岸市場是對香港優待,那麼享受這種優待的不止是香港。

正是為了與人爭食,本港需要適度靈活的應對,在人民幣基礎產品定型後,提高流動性就是突破的重點,就是現時要做的事。事實上,論香港的條件,完全可以做得更多,譬如債、股、匯、保(險)等多方面,推行人民幣計價產品的交易,大力拓寬出路。兌換更不應只限於放寬,而最好是可以取消限制,徹底放開。香港現在之所以處於樽頸位,就是市場發展凸顯了市場擴展快與政策放手慢的矛盾衝突。

內地輸出人民幣,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範圍,政策目標還希望實現人民幣的境外沉澱,或者說是海外循環,減少回流。達不到減少回流,就失去輸出人民幣的原意,搞活香港這個人民幣大水池,不僅是香港的金融業得益,內地的金融穩定及安全受益才是最大收穫。一直以來人民幣業務扭曲為中央「送禮」、香港受益的簡單概念,讓市場期望誤入歧途。實質首重是中央如何借重香港,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實踐,是香港以其條件成全中央的政策目標。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