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市場陷冰河期 良莠不齊各顯神通

環球股市遇冷鋒,新股紛紛打退堂鼓,facebook(fb)成為最後一隻上市的巨無霸,但也難逃破底命運,其他新股更難敵寒流,據統計全球至少有十三隻新股在近期擱置招股。fb凸顯定價過高的惡果,估值過高嚇怕投資者,估值過低則使有意上市企業不願自降身價,下半年相信會是新股的冰河時期。

歐債危機在今年初一度紓緩,今年首季有解凍迹象,許多去年擱置上市的企業又磨拳擦掌,可是未完成上市程序,新一輪危機以更兇猛之勢掩至。fb上市不但未有帶旺新股市場,反而推向深淵,成功的只是公司和保薦人口袋,損失的是慕名而至的小股東。

企業見市況不佳而「煞車」是商業決定,留待日後雨過天青再捲土重來,也為公司集資爭取較好的價格。反而,逆流而「上」的企業給投資者打上問號,如二手車理論:價格定得再低也肯賣,是不是車子有問題呢?

近年很多半新股不是帳目出現問題,便是業績大走樣,嚴重打擊投資者信心;即使未有出現甚麼帳目問題的,再低的IPO市盈率低處未算低,又或者上市不久已成為無交投的「殭屍股」。大公司估值貴累人損手,細公司良莠不齊,保薦人只重包裝不顧道德及職業操守,投資者均選擇避之則吉。

新股市場蕭條並非單是市況使然,各人皆為眼前利,造成今天的惡果。美國市場曾幾何時亦令中國企業趨之若鶩,上市容易集資額高,但去年民企風暴之後,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家內地企業在美退市,當中不乏知名企業,部分成交量持續低迷,部分遠低於發行價,有些不諱言將擇機在內地或香港重新上市,香港至少沒有股東集體訴訟這風險,股民只有帶眼識股,或只選擇上市至少兩年的公司來投資。

在股市低迷的時候,或者退市比上市更合乎經濟邏輯,用低價買回公司股票總比賤賣划算,私有化、回購、大股東增持或購併活動來得比招股更頻繁。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些公司非集資不可,亦有大股東為上市肯自掏腰包「包底」,原因不一而足,但能在上市後一、兩年業績及股價不走樣的才算成功。

香港曾幾何時抽新股當「抽獎」,內地叫「打新」,過百倍市盈率也其門如市,內地今年要進行新股發行機制改革,將不合理的估值掃出門外。新股成為高風險的玩意,抽新股無非為賺錢,但摩根士丹利多次為fb破底解畫卻愈描愈黑,稱期望fb上市大升的人士是「幼稚」,保薦人可在上市前和上市後各一副臉孔,企業上市前和上市後業績差天共地也不足為怪了。

當舊股通街平貨之際,新股叫價要自問有多少斤両,一級方程式公司和格拉夫等名牌企業亦要叫停上市計劃,其他寂寂無聞的公司上市難度可想而知,要挽回投資者信心需先把包裝、整容、僭建等清除,像中國證監會般設立估值「上限」雖有違自由市場宗旨,但為上市企業和保薦人設置更高門檻,便應該寧缺勿濫。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