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逆境多事 暴露體制不良

民企洗倉頻仍,主要緣於交數困難及核數師走避,事態擾攘可上溯「渾水研究」、「投行插紅旗」,預計打後民企出事尚陸續有來。自從民企成為上市一支生力軍以後,每當市場處於周期低谷或逆境生態,都出現民企醜聞或爆煲事件,今次新一輪「多事之春」,可說是規律性重演。民企事件一再出現,凸顯了民企管治的不思長進,以及市場信任度極低,最易成為股市裏招惹恐慌的「惹慌尤物」。

內地民企已經歷了長期的市場洗禮,但相當部分管治缺陷顯而易見,譬如控制性股東公私不分,佔用上市公司資源;刻意粉飾誇大業績,甚至不惜帳目造假;業務決策鹵莽草率,罔顧股東利益等等。由於內在問題太多須遮遮掩掩,往往淪於黑箱作業,資訊披露不到家。這些缺陷與國際規範嚴重背離,民企在市場不明真相狂加追捧時,適可被炒作圖利,一旦氣氛不對路又易於給市場大戶隨時玩踢爆,被反手做低股價。

民企管治積疾難治,是內地制度使然。近年內地制度的演變,好聽的說法是「國進民退」,難聽的說法是淪為權貴資本主義,無論甚麼說法,要害是權力主導了企業的存亡發展,經營環境向壟斷性國企傾斜,碰上緊縮的宏觀形勢,政策與實惠的傾斜更明顯。內地流行的說法:兩桶油(兩油企)利潤超過民企五百強總和,顯見嚴酷的現實。在這樣的體制現實下,民企就像是體制的「二奶仔」,每逢逆境即現生存危機,只有少數具規模及與權貴密切的企業,才在逆境中享有政策護航的實惠。

近期例子是,在信貸緊縮之下際遇不同立見分野,民企大片陷於「缺水」的財困狀態,與大國企能從銀行借到錢,更可一轉手放數牟利,實在不能同日而語。民企借得到錢的付息亦可能特高,甚至只能打民間高利貸的主意。可見雖處同一市場,不同政策造成不同經營成本,注定置民企於下風。如此現實,民企何來競爭力?為求能在股市融資解困,有些民企只好想方設法遮掩財困窘狀。

民企作為內地體制改革的產物,大部分都並非白手興家奮鬥創業,而是帶有「原罪」的,即公產轉私或藉政策強分的方式佔有的,經營者或其家族都不是經過歷練的企業家,而多數更來自行政官僚,經營決策往往要麼小器短視急功近利,要麼好大喜功擴張無度,要麼盲目主觀業務激進。順境時尚相安無事甚或小有成就,逆境時就難保不暴短出事了。

民企大面積先天不足、後天不良,難以贏得市場信任。面對體制現實,不少民企主動選擇攀附權貴,或者家天下式的方法治理,是屈服於體制現實的扭曲做法,而非主動接軌國際、接軌正統,以致始終難獲市場信任,一旦出事,遭恐慌拋售在所難免,哪怕內資外資策略夥伴,也先逃為安。除了民企自身要有提升管治的主動,內地體制不改革,不消除權貴色彩,民企提升管治就是紙上談兵,難以根本轉變。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